商场也有各自的定位。品牌选择商场,商场也在选择发展方向与其相符的品牌,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现在市场上商场种类繁多,并不是只要进了商场就对品牌有利。像有些高档消费层次的国际品牌一般只会选择进一线商场,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进了二线商场,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他认为要进商店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找好定位后还要分析商场的楼层结构,像专柜设在什么区域,开在什么位置,与什么品牌毗邻才能体现自己品牌价值都是要考虑的内容。SJSJ的价位在200—800元不等,产品属于中档消费,而开太百货的定位也正好是中档消费,所以对SJSJ来说,它的定位与开太百货定位是相符的。
找好定位后是否意味着品牌就能顺利进入商场,进商场是否也要选择时机呢?一般的商场都会实行淘汰制,将销售情况差的柜台撤出商场,这一点同行都很清楚。但是,有许多厂家往往不重视商场每年的调整期。错过调整期,即便再好的产品也进不了商场。以开太百货为例,每年7—8月以及2—3月是开太百货固定的两次调整期。一般每年一次的合同会在8月31日前重新签订。这时候,商场会将一些销售情况不理想的品牌,特别是三个月连续未完成指标的专柜淘汰出去,与此同时引进一些新品牌。也就在此时,商场才会考虑那些待进的品牌是不是适合调整区域。所以,有意图进商场的品牌一定要把握住这个调整期,适时地将品牌资料交给商场。
现在市场上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特别是女装,有些品牌的风格如出一辙,这使得同类产品进商场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对于一些本地品牌进不了当地的商场。因为百货商店不会过多选择具有类似风格的品牌商品,一定只选代表性的品牌。商场还没有的风格是最受他们欢迎。现在商场服装的细分越来越明显,如果两个品牌风格完全一致,很难想象商场会同时引进这两个品牌的产品。打个比方,雪歌进了某一商场,那么与雪歌风格相似,年龄层定位相同,且价位、面料、款式都雷同的其他女装品牌要进这个商场难度会变大。温州女装与杭州、深圳女装相比风格还不够多样化,这必将影响到其品牌进入当地的商场。对商场来说,品牌就是资源和财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个性鲜明,拥有号召力的品牌总是价格不菲。女装品牌个性化是经营者努力的方向。当然还有另一些因素比如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影响到当地品牌进商场。温州人喜欢到专卖店购买本地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本地企业开专卖店多,进商场少。另外,商场对在当地有较大形象店的品牌也不是很欢迎。
现在很多人认为产品进商场需要通过层层关卡,特别是人情关,很多人认为进商场公关比品牌更重要。然而服装市场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品牌来取胜的。的确,进商场如果有熟人会让事情变得容易得多,可是进去后业绩做得不好,同样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品牌本身质量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最重要的。用实力说话,销售业绩高,商场不欢迎也难。如果有一天你能做成中国的阿玛尼,做成中国的杰西亚,哪个商场不会要你?我觉得大家不要过多地在意进商场托人情什么的,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销售业绩、网点设置、品牌维护等方面,做好这些才是最根本,这些也是一个大商场最看中的。
品牌进商场一定要对整个手续相当熟悉。像一般的商场都要求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明、商品质量检测报告、授权代理书等五证齐全,是开专柜最基本的证件。另外,商场对货品款式的要求很严格,每季款式一定要齐全。基本上厂家生产出来的大部分款式都必须上柜台。这不同于专卖店里的销售,只要卖得畅销即可。因此品牌要早做准备,紧紧跟上商场的节奏。当然有些也是因人而异的,像开太百货会对企业向商场提供的在商场内装修的施工效果图看得很中,比如柜里柜外的电路安装图等等。总之,准备好商场所需要的一切,为自己进商场多争取一点机会。 对企业来说,是否选择进商场主要还是在于不同定位决定不同决策。商场销售具有显著的客流量;诚信度较好;促销力度较大;经营风险相对较低等优势。发展初期,服装品牌走进商场直接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对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等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商场的场地有限,承担入场费用大,如“进场费”、“促销费”、“柜台费”、“宣传费”等,使产品在利润下降的同时,经营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售后结账需要一定周期,在商场由于统一收款结算,使销售利润不能立刻兑现,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等不利因素。
因此,进商场有利有弊,企业选择进商场前一定要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