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当前国情和出版企业发展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出版企业应收账款体系建设,可将全程管理模式引入出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中。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表明,我国出版企业目前在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上更多的是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开始催收。实践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出现“前清后欠”的现象。出版企业出现大量逾期应收账款,表面上反映的是财务问题,实际上是在各个业务环节管理上存在问题。为此,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按照“过程控制”的管理思路,全面控制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从客户开发、签订合同、发货直到账款催收。在这之中,尤其应当重视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即“事前控制”和交易额度的科学审批,即“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该模式的管理流程和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近年来出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在出版社风险管理中愈显重要。据统计,一些发达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这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已加入WTO,出版企业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出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出版社走向成功的一块重要基石。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改革落后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信用系统管理,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1. 布赖思. 科伊尔. 信用风险管理.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冷冰. 信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华夏视野,2003年,第六期,15~17.
3. 谢旭. 客户管理与账款回收.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4. 罗兵. 资金时间价值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财经科学. 1998年第4期: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