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历来存在着两个难题:一是银行对小企业的行业背景、管理团队不熟悉,不了解小企业经营信息;二是小企业不了解银行服务,难以提供满足银行要求的有效担保方式。
这一问题的化解,首先要从银行的机构设置调整开始。2008年6月,招商银行率先在苏州设立了全国首家小企业信贷中心,首创以独立准法人运营体制开展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至2009年,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才相继成立各自的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
广发证券研究员余晓宜表示,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属于准法人机构,体制独立,且不受经济资本考核的约束。“招行中小企业信贷中心主要服务于金额1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超过20%,4月份上浮比例仍在上升中。”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独立的部门,小企业信贷中心通过“利盈双算”的方式与各地的分支行良性互动。“就是通过模拟利润测算的方式,将支行所推荐客户的贷款利润全额计入支行的业绩,所以支行推荐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魏晓平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招行还根据小企业需求差异化的特点,推出了“订单贷”、“专业市场贷”和“联保贷”。“今年,我们又研发了一批新产品,例如:通过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开发的随意贷、网上国内保理和应收账款池融资,针对科技型、创新型小企业开发了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魏晓平说。
“贷款企业方面,我们没设置特别的门槛,原则上都可以贷。具体操作上,从申请到放款10天以内可以完成:一般1个客户经理和1个风险经理组成一个组,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分别提交一份报告,然后进入审批程序。我们的审批人员24小时都可在线审批,一般2天就能完成,之后3-4个工作日就能放款了。”魏晓平说。
据了解,由于授权、激励到位,贷款流程化、标准化且放贷效率比传统贷款快了一倍,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平均每月上报贷款近300笔,月均放款超过10亿元。
“我们已在苏州、上海、杭州、南京、宁波、东莞、北京、深圳、青岛、厦门、福州等城市建立了11个区域总部,共26家分中心,超过400人。”魏晓平说,已经有4家分中心贷款余额突破了10亿元,共有9家分中心贷款余额在5亿元以上。客户经理的人均产能达到5000万元以上,最高的超过2.5亿元。
“最近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不到15%,一些非常优质的中小企业甚至还能享受到基准利率的优惠。”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人员透露。而这种情况在一季度时很难想象,当时小企业贷款最多可以上浮30%,企业还要排队等待放贷。
事实上,银行之间争抢客户,也是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魏晓平说,“今年竞争明显比去年要大,一季度利率可上浮百分之二十好几,现在就达不到那个水平了,但上半年我们的信贷增长很快,全年平均利率应该可以在20%以上。”
早在今年3月,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总裁杨少伟就表示,“计划2010年全行小企业放贷规模较去年增300%至120亿元,3-5年内全国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增至100家。”截至目前,招行小企业客户数已经占全行企业客户数的40%。
一直被认为风险难控制的小企业信贷领域,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没有产生一笔坏账损失,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零的纪录。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魏晓平表示,简单来说就是“老相识+新技术”。“老相识”就是应用“本土化”和“熟人文化”,一线的营销人员和审贷团队都是非常熟悉当地市场环境的专业人员。“新技术”就是通过标准技术的“尺子”、系统监控的“雷达”和集中作业的“平台”,控制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此外,实现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贷官、作业岗、放款岗五岗位分离,强化岗位风险制衡也相当重要。
他还透露,其实之前有发生过企业违约的情况,但因为抵押物等关键细节处理得当,都成功地挽回了可能的损失。而且他还表示,“小企业虽然具有财务信息不够透明等劣势,但也具有银行账户少、资金用途可控等优势。”
据了解,招行贷款的小企业目前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约占60%,商业企业占26%,贷款户均余额580多万元。在区域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重点,但未来也会朝中西部地区拓展。“武汉、重庆都是我们想去的城市,长三角地区的百强县,我们会密集布点往纵深发展。”魏晓平说。
他还表示,“到明年,我们会增加200人让总人数超过600人,总行在这块儿对我们有倾斜。具体人员构成,1半以上客户经理是当地同业银行、行内人员,毕业生会占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