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分析研究案情后,决定首先对大鸡村的制假窝点进行24小时全方位的监控。经过近两个月的蹲点守候、循线追踪,专案组又发现了这个制假团伙的另外两个窝点,并逐步查清这个团伙的人员组成等基本情况。
今年2月4日,专案组采取统一抓捕行动。当日,他们兵分三路,直捣位于南京路、北湖路、大鸡村的3个制造假车牌、假证件的窝点,一举抓获以湖南籍的杜某和朱某某为首的制假团伙成员9人。民警当场缴获成品或半成品的假车牌、假证件、假印章等30多箱,制假机器3台,以及制假工具、模板一大批,缴获物品总重量达5吨多。
同时,专案组连夜派人赶往防城港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抓获了负责分销假牌假证的犯罪嫌疑人龚某。到6月底,经过4个多月的审讯和追捕工作,专案组又先后在广西、湖南等地抓获了该团伙负责分销假牌假证的谢某、刘某、邹某和罗某4名犯罪嫌疑人,最后在浙江抓获了该团伙负责制作模具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至此,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警方介绍,这是一个基本上以家族方式“经营”的制假团伙,团伙成员基本上都是杜某的亲戚。起初,杜某和朱某某两人贩卖假证,觉得要把生意做大,便召集人马发展上下线。2007年底,两人流窜至南宁,租用了3个出租屋作为制假窝点。他们从浙江、广东等地“上线”处购进一批制假的工具、模板及证件样板等半成品,然后在各地发展“下线”帮助其寻找买家,并利用电话、互联网络收集各类制假信息,发往各个制假窝点。其中,他们的两名亲戚负责制造假车牌,另外3名亲戚负责制作假证件,再由其他人将制假成品通过邮寄或物流公司,送到“下线”及买家手中,形成一条组织严密、阵容庞大的制假贩假网络。
据介绍,这个团伙“有人定货,他们就开工”。两年多时间,他们日均制作假车牌30套、假证件50本。至案发时,共制出假牌近3万套、假证近5万本,仅该团伙头目就从中获利30多万元。
据介绍,跟踪盯梢行动中,专案民警发现,这伙人非常狡猾,加上窝点藏身在城中村,地形复杂,不便于跟踪。有时候,他们跟踪的目标人物开车外出办事,会忽然停在路边不走,一停就是三四个小时,人在车上什么也不做,民警只有耐心等待。
该团伙还开了两家文印店,表面上是做打印之类的正经生意,其实是他们接单的服务站。
办案民警称,该团伙选择的窝点基本上都没有窗户,这样机器在里面作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有的作坊是由两间房子连成,“车间”安置在里面。“他们把里面的房门封死,在墙上挖一个小洞,开工就钻进去”。
这些证件的贩卖区域包括广西、湖南和广东等地的30多个县市。一本假证或假牌的出手价只有数十元,但流到“市场”上会攀升到上百元乃至数百元,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警方缴获的这批牌证中,有不少瑕疵,甚至是乌龙。民警指着一张车辆行驶证介绍说,尽管这张证的手感、颜色、大体图案等方面,都像是真行驶证,但具有专业识别技能的交警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分辨真伪。这些细节是公安部相关制证部门特意留下的记号,这个绝密记号是制假者无从知晓的,同样,真车牌上某些字体经过专业处理,某些笔画还藏着识别“密码”。
记者还在警方缴获的一堆仿真度颇高的身份证中,找到一张“雌雄”难辨的证件。这张证件标注的性别是“男”,但照片上的人却是一个长发女子,证件编号也是女性公民的编号制式。警方称,这张证也被列在该团伙出货的清单上。
目前,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执行逮捕。南宁警方表示,他们将继续保持对此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贪图方便或一时利益而使用假牌假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的,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