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康》杂志近四年的信用监测中,人们对中国整体性信用状况的满意度虽温和向好,但仍进展缓慢。2006年的调查显示,高达75.7%的人对中国的信用情况“极不满意”或“很不满意”;2007年的调查显示,73.3%的人对中国的整体信用表达为“不太信任”或“非常不信任”;2008年的调查显示,这一数字降至66.2%。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民众信用满意度的逐年攀升与近年来网络民主对政府治理的推动密不可分。从“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到“七十码案”、“邓玉娇案”,网络对政府诚信监督的巨大影响日渐显现。
《小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的十年被认为是人际信用关系最差的时代。将近九成的人将原因归咎于“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
调查显示,相对人际信用和公司信用,公众更担心政府的信用。有49%的人对政府、人际、公司三类的信用危机表示“都非常担心”;37.8%的人则更担心“政府”的信用危机。2009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认为“仅作参考,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从来都不信”的比例高达91.1%;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是79.3%。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
政府公信力频频遭到践踏,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有失公正,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是假冒伪劣、走私偷税漏税的行政根源。打假难的原因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默许、支持甚至纵容造假。
第二,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
第三,行为决策有失科学。为了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很多地方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和自身的承受能力,纷纷举债大上“拍脑袋”决策的项目,结果造成“一届的政绩,几届的包袱”,留下大批的胡子工程。
第四,工作缺乏公开性,透明度不够,暗箱操作过多,轻诺寡信,给投资者上当受骗的感觉。
然而,另一方面,相对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个人自律,人们对政府行为的规范也抱有了最大的期望。94.6%的网友认同“带着诚意和责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赢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诚信中国建设最有效的措施中,“政府执法和监管要公正透明、有力度”以84.9%高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