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重视金钱、房子、汽车、证券这些有形资产,并且会采用很多办法去保护它们,譬如为车子、房子购买保险,运用理财知识增加自己的金钱。然而,对于信用——人生中重要的无形资产,如何加以保护,降低潜在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却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在新快报投资宝典联合和讯、网易进行的“个人信用了解知多少”的调查中,40.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从整体的调查结果来看,个人征信系统的普及情况还是值得肯定的。调查结果显示,77.4%的受访者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信用卡或个人贷款业务,82.4%的受访者了解个人征信系统,59.2%的受访者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75.5%的受访者了解信用记录如何形成,91.5%的受访者认为信用记录会对自己学习、工作与生活构成影响,92.2%的受访者知道修复信用记录的正确渠道。
不过,从具体的选项上来看,普通市民对于自己的信用记录依然存在误区。在调查中,超过82%的受访者都表示曾经听说过个人征信系统,其中更有14.2%的受访者对个人征信“很了解”。不过,虽然听说过个人征信系统的不在少数,但受访者对于自身的信用状况了解程度却存在明显的落差。40.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40.6%人则只了解一部分,能够完全掌握自己信用状况的人不足两成。这种现状也同样反映在个人信用的记录方式调查中,知道自己的信用情况如何被记录的受访者不足三成,更有高达24.4%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信用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不过,受访者对于自身的信用状况却表现较为乐观,73.4%的人认为自身信用状况非常好,另有24%的人认为“只有一些小问题”。
对于信用记录的来源,使用信用卡和向银行贷款成为了最重要的选项,占比分别达到25.6%和20.1%。此外,得票比例超过10%的还有担保业务、水电煤气费的缴纳、个税缴纳等。
尽管对信用记录来源及记录方式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但近八成的被访者明确表示自己正在使用信用卡、贷款等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业务,虽没有使用过,但正在考虑使用的受访者占比也达到15.9%,两项合计占比超过93%。虽然有超过78%的受访者表示从未遇到过信用问题,但在另一项调查问题中,表示从未遇到过银行拒办信用卡或贷款业务的受访者却不足六成。而更为重要的是,有44.3%的受访者并不知道自己被拒办这些业务的原因,而认为自身信用记录出现问题的只有24%,选择“银行自身问题”、“个人收入太少”、“其他原因”等的合计占比超过三成。
对于造成个人信用“污点”的原因,近四成人认为是未及时偿款信用卡欠款或贷款。同样,大部分人也认为信用记录不良主要影响个人办卡或申请贷款,二者合计占比超过57%。
一旦信用记录出现“污点”,绝大部分受访者还是选择了较为积极的处理方式,34.8%的受访者表示会向银行申请调整,还有57.4%的人表示以后会按时还款。不过,也有7.8%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请银行内部熟人或社会上的公司帮忙消除不良信用记录。
信用是人生的重要资产,一点不假,一旦信用记录出现问题,造成的可能不仅仅是办理信用卡受阻这么简单。
此外,信用的作用还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求职方面,信用记录的作用与个人档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信用记录已逐渐成为企业和公务员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四川、广西等在录取公务员的时候要求报考人员提供信用报告,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考核指标。湖南长沙、郴州等城市也已把个人信用记录纳入公务员晋升制度。来自人民银行哈尔滨支行的数据显示,今年起,不少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求职书中开始附加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求职的诚信“砝码”,以此提高录用几率。
而在留学以及出国签证方面,信用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明。在出国签证时,信用记录是比资金证明更有效的证明,因为资金证明只能显示申请人在这个时刻拥有这笔资金,比较容易作假,而信用记录可以证明你过往的经济和信用状况。在留学时,如果遇到保证金存期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只要借助良好的信用记录,学生就有机会向银行申请留学贷款。在国外留学期间,如果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还会在租房子、购物、找工作等方面享受种种便利条件。
也有不少市民认为,如果我不向银行贷款、不使用信用卡,这样就不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这样岂不是更好?事实上,空白信用并不等于好的信用,因为没有信用记录,银行及相关单位失去了一个判断申请人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他们无法从空白信用记录中得出你的信用良好这一结论。如果两位申请人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么拥有好的信用记录的申请人会比没有信用记录的申请人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优惠。因此,信用记录越长会被认为越可信,所以应尽早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
信用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一块基石,信用除了靠道德约束,还依靠一套征信制度来约束和保障。在我国,具体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体系,只要你曾经办理过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业务,这些信用信息就会通过各银行自动报送给人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客观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而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推进,信用报告还将记载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是否按时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目前,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想要知道自己的信用情况,只要持身份证件到当地的人民银行网点进行查询就可以。
现在,网络上出现不少打着“帮助修改个人信用记录”旗号的私人公司,宣称其拥有银行内部渠道,只要付钱就可以为市民修改其个人的信用记录。
普通市民对征信系统的安全程度还不太了解,对征信信息在传输、应用与维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缺乏认识,又加之对逾期信用记录片面理解,反应敏感,难以接受。这样,一方面容易对不良信用记录产生恐惧,另一方面以为通过内部人士可以很容易地修改信用信息。这两种心理都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使自己上当受骗。事实上,征信系统客观、如实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对真实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历史数据,无论是报送数据的商业银行,还是征信中心,均无权更改或删除。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即记录信息有误。如果个人或企业认为本人(或本企业)信用报告中的信用信息存在错误时,可以向征信中心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届时只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各分中心或县支行征信管理部门提交《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即可。
负面记录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七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十年。日前,我国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五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七年的个人犯罪记录。据悉,定稿后的《征信管理条例》很快就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