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成都将划定三大金融区:明确在成都科学规划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等三大金融区。
其中,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到2012年让后台服务中心达到30家,总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并成为全国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最多、配套服务功能最完善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同时还将促进西部金融服务外包中心的建设。
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透露,目前高新区吸引了建设银行客服中心、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等12家金融后台服务机构落户,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同时,《规划》鼓励和支持国家试点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成都要争取在全国先行先试。
到2012年,将成都初步建成西部票据市场中心、西部直接融资中心、西部保险市场中心、西部产权交易市场中心、西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心、西部金融创新中心、西部银团贷款中心。
《规划》力挺成都银行、南充商业银行等评级靠前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市州、跨省区设立分支机构,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到2012年,力争实现4家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在蓉设立分支机构,4家到省外设立分行,成都银行跨省设立5家分行;成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并实现跨区域经营,在成都市的市场份额全面提升;全省力争完成组建15家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同时争取实现每县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0家以上。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8家。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0家。
争取在2010年内挂牌成立本地法人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本地寿险公司的组建工作。到2012年,在成都设立的保险公司省级机构总数达到60家,保险法人机构力争达到2家。在此基础上,还将大力发展信托业、股权投资基金、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我们一直看好成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新出炉的《规划》对不同的区域功能进行划分,更让我们再次看到成都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渣打银行企业传播处相关人士表示,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发展凝聚着历史积淀的势能和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推动力,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和世界权威金融机构的入驻。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陈志武表示,成都作为西部的经济中心,对金融业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是有必要的,此次四川省政府出台《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成都西部金融中心的地位。
《规划》目标:争取到2012年在成都设立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省市级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全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监管评级排名前5位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蓉设立分行;外资银行达到13家;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资产总额超过4.7万亿元,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1万亿元以上和2.6万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