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依然在说资金紧、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而“提出信贷方面的创新措施,主要是经济出现下滑,参考国际惯例,既能满足社会资金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又能防范风险。”12月4日,一位银行监管官员表示。
本报记者得知,正在酝酿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机制”,尤其是并购贷款等机制一旦付诸行动,银行信贷投放的范围和种类将得以扩大。
“作为全功能的金融机构,我们肯定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项业务,并购贷款业务放开后,银行不仅可以做顾问业务,还可以直接做信贷业务,收入来源也可以实现多元化。”12月4日,一家大型银行投行业务人士称。
这位人士表示,为配合银监会制定并购贷款管理指引的工作,该行正在做内部的相关准备工作,主要是一些制度设计;并购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热点,尤其是钢铁行业,“目前受到各方关注,因为作为基础性行业,如果钢铁行业受到的影响过大,对经济的影响也会很大”。
虽然,留给各项创新机制和制度推出的时间非常紧迫,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并购贷款对解决存量贷款风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换代和成本下降有重大意义,需要积极推进。“但风险也很大,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并购成功率不高,可能不到40%,需要完备的制度设计。”上述大行投行人士称。
而被视作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业务的替代品,股本投资贷款的推出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
其中,“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的退出机制如何做,需要各方面条件配套起来。”上述参与银监会创新机制建设工作的银行人士透露,为降低股本贷款的杠杆率,曾有一种说法是贷款成数必须限制在项目资本金的4成以内。
此外,扩大投资必然派生出众多大型项目。对此,“银行业协会准备出台一个公约,3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需要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来操作。”上述大行投行人士透露,“这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看上去单个银行有能力做大型项目,但项目一旦出了问题,就全砸锅了。”
在看过12月3日的国务院九条措施之后,前述银行监管官员提醒本报记者关注第九条——“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积极性的同时,如何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国务院九条措施给监管部门留下了政策操作的空间。
“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存量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大。”12月3日,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人士称。
其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部分“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外向型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滑,行业信用风险凸显;二是小企业处境艰难,信贷质量趋于恶化;三是集团客户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四是房地产行业高位回落,贷款质量面临考验。
因此,防范信用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主要任务。监管部门预警,近期各行要密切关注那些经历2006、2007年盲目发展,依靠非主营业务成长的企业贷款,防止关联交易、企业间互保可能导致的风险;加强贷款“三查”,重点监测关注类贷款、即将到期贷款以及财政、土地兜底的贷款风险;高度重视银行卡风险,防止客户通过虚假交易非法套现。
“对于银行来讲,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风险的最主要手段。”连平直言。近年来,四家大型银行(不含农业银行)先后上市,核心资本充裕。今年9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四家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2%、12.10%、13.89%、13.77%,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1%、10.20%、11.04%、9.79%。
但“不排除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主要是中小银行。监部部门多次提出完善资本金管理的要求,这一监管思路是具有前瞻性的。”连平说,明年银行业的不良率不一定会上升,但不良贷款余额肯定会上升。
除不良反弹,明年的信贷增速将快于今年,信贷扩张也会稀释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连平认为,明年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总体水平会有所下降。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更审慎应对信贷风险,监管部门要求各行进一步提高拨备覆盖率,今年要达到130%的水平。
除资本之外,“拨备是最直接的风险抵御手段。今年各行的盈利总体还是不错的,可以增提拨备,应对明年可能的不良反弹。”连平说。
截至9月末,五大行中,工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21.16%,建设银行119.41%,中国银行121.49%,交行为113.84%(剔除税后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
虽然贷款质量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显著恶化,“但不良贷款从开始暴露到最终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往往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前述银行监管官员表示,从贷款出现逾期,银行开始催收,如果催收未果,到进入不良贷款,银行调整不良贷款之后,再逐步影响到资本充足率。
所以,“银行需要充分估计风险,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在拨备计提、资本补充、利润留成上都要作充分准备,不要到时候措手不及,导致狼狈不堪,美国一些金融机构便是如此。”上述监管官员如是说,“提前准备也是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的表现”。(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