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上半年信贷单月数据屡创天量、7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又创下年内最低点以来,人们对每月贷款增量就更为关注。本次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5个百分点,本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5167亿元。
对此,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9月份新增贷款5167亿元显然处在市场此前的“4000至6000亿元”的普遍预测范围内,从数据上看处于合理区域。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存在真实需要,不少上半年确立的项目以及配套设施资金正在进一步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和企业活跃度进一步增强,经济向好态势正逐步显现。
而对于9月新增贷款没有出现上半年的“天量”现象,一位来自工行的市场人士表示:“客观地说,下半年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明显少于上半年,由此引发的信贷总量回落实属正常。此外,票据融资到期以及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量而收缩信贷等原因,也是近两三个月信贷增量与上半年相比呈下降态势的重要原因。”
“从8月和9月这两个月的信贷数据来看,下半年信贷将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一定量的信贷投放,无疑将对处于经济恢复中的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保障性作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
央行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6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803亿元。
郭田勇对此表示:“从近期的信贷结构来看,票据融资逐步减少,中长期贷款和个人中长期贷款持续增加,这都表明当前信贷结构优化态势正在延续,总体来说贷款结构较为理想。”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目前信贷资金正在逐步进入实体经济;居民户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增加表明了个人消费正在有效启动;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持续增加,则有效保障了相关项目的顺利建设,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当然,也需警惕信贷投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苑德军表示:“下半年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促使银行信贷在适度均衡增长的基础上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相关的产业和行业当中,保持贷款结构优化态势,为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央行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消息显示,下一季度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其中“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加强风险管理,增强金融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成为货币信贷调控的重点。
“毫无疑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将是主要的努力方向。”苑德军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节能减排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努力增强信贷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郭田勇则表示,总的来说,银行信贷投放要配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健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和显现。下一步在优化信贷结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引导信贷投放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方面倾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有效地控制风险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