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苏宁电器应付票据开始显著增加,当年余额近10亿元,几乎为2004年的5倍;2006年一举突破31亿元,2007年又翻了一倍近66亿元,这种增长速度在2008年才有所遏制,当年的应付票据余额小幅增长至近71亿元。
从财务层面来看,应付票据被视为与应付账款类似的无息流动负债,同样作为企业对其他方的一项资金占用处理,它的变化也因而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的组成部分。苏宁电器2006年应付票据对经营活动现金的贡献为22亿元,当期总经营活动现金为1.5亿元。2007年这种贡献继续增加至34亿元,占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的97%。
这些应付票据一般均为苏宁电器向供应商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的信用凭证,该票据由银行担保,苏宁电器则需将约为票面金额50%的资金存放于银行作为保证。对于出票人来说,票据手段要比应付账款多出50%的资金占用。
从苏宁电器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的最终汇总结果,即当期“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并不等于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余额,这不符合一般企业的财务报表逻辑。
究其原因,在于苏宁电器将现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应付票据所提供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而现金流量表则只记录了非保证金部分的变化及余额。无论苏宁电器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将应付票据所占用的其他方资金计入本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将应付票据所对应的保证金的变化排除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外,显失公允。如果同时考虑保证金的变化,则苏宁电器2005年和2006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将大幅降低,分别为-13亿元和13亿元。
与一般的财务原则不同,估值分析更注重经济行为的实质。从票据产生以及支付的整个过程来看,银行的信用支撑不可或缺,如果持票人对该票据进行贴现,虽然从财务报表上显示为银行对持票人的融资,但究其本质,将其视为银行对出票人的融资更为合理。由于通常情况下应付票据数额较小,更重要的是区分与应付票据相关的融资费用非常繁杂,为方便起见,在估值分析中也沿用了将其作为无息流动负债的处理方式。但以这种处理方式分析苏宁电器的现金创造能力显然会出现偏差,将其作为融资活动看待或许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现金创造能力的真实变化。如此一来,苏宁电器的实际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报表披露水平之间的差额将进一步增大。(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