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欧盟知识产权合作项目(二期)(IPR2)技术援助工作组的组长,潘凯洛先生说,他来华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与同事们一起亲眼目睹了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机构和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加强很多。 我认为中国在利用知识产权作为经济贸易手段的意识正在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正确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促进企业更好运用知识产权。”
IPR2项目于2007年在中国启动,由欧洲专利局作为欧方的执行伙伴,中方则包括了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3家政府机关和部门。双方四年间共同出资1600多万欧元,旨在通过商议修订法律、人员培训等途径,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有效性。
潘凯洛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和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框架的日趋完善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来华外国公司提供了比以前更舒适的投资环境,从而利于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对于目前很多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也能因此受益,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
对于未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方向,潘凯洛给出了他的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企业开始申请专利。它们应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应该更多将知识产权转化成新产品。中国还需要花费时间对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法律和条款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更加可行,适应社会发展。”
潘凯洛的建议,正是中国政府目前着手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于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还详细介绍说,今后国家知识产权的工作重点包括注重提高专利申请和使用的质量以延长专利的有效期,加强对国民的知识产权宣传等等。此外,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方面,继专利法、商标法修改之后,中国著作权法正在修改中。李玉光说:“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这次有一个具体的战略,这个战略涉及到27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它的一个子战略,这些战略都在执行当中。”
李玉光还介绍说,中国已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签署双边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执行合作计划。和巴西、埃及、印度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组织,中国也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
李玉光说:“在国际组织方面,我们主要是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合作和交流。中国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国。另外在世界贸易组织里,中国也积极参与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草案)》的简称)里对知识产权的审议,等等。可以说,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已经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面向世界的、成为世界大家庭其中一员的一个国家。”
李玉光还表示,中国一视同仁对待国外和国内专利申请人。国外在华投资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每年专利申请量保持高水平,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国外对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整体运作是感到满意的。
李玉光说,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支撑,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中国也将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总目标,落实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记者 范婷玉、台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