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7可以清楚地看出,排在前10名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都涉及到分类号H01M4/0058(电极;由活性材料组成或包括活性材料的电极;作为活性物质、活性体、活性液体的材料的选择;除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之外的无机化合物的)和C01B25/0000(磷;其化合物),在丰田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分类号是H01M4/0058,接近30%,在清华大学申请的专利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分类号是 C01B25/0000,达到了30%。
其中,索尼株式会社的技术侧重点在分类号H01M4/0058、H01M10/0040和H01M4/0002;比亚迪公司、中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技术侧重点在分类号H01M4/0058、C01B25/0000和C01B25/0045;丰田株式会社的技术侧重点在分类号H01M4/0058、H01M4/0002和H01M10/0036(IPC分类号所代表的技术主题,请参见本报9月9日第11版表1)。
从1963年至2009年采集的数据中,发明人共有828人,按发明人专利申请量统计排序,取专利申请量前25位的发明人排名,参见表3。
表3中,前25位发明人共申请专利258件,占总数的16.61%。显然,这些发明人是该技术领域中的主力军,也是有关生产企业应该关注的发明人,他们是企业实施引进专利人才的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在2000年以前很少,自2000年开始逐年快速增长,表明这是一个新兴的、高速发展的技术。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日本、美国、欧洲、韩国、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在该技术领域中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索尼株式会社、比亚迪公司、中南大学、住友集团、丰田株式会社、三洋电气株式会社、清华大学、松下株式会社、日本九州大学等公司和研发机构十分关注这一领域技术的发展,它们围绕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申请了较多的专利,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是该技术领域中实力最强劲、最值得关注的申请人。
我们通过对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专利申请情况的长期关注,认为总体上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的专利申请总量还不算多,但近几年的申请量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说明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大有潜力可挖,而且中国所占的申请比例较大,中国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该领域的研发非常活跃。
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属于专利申请状况的定量分析,为了便于专利管理者、研发人员针对某些具体专利做出判断,往往还需要在完成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些专利做出具体的定性分析。
专利信息的定性分析是以专利的内容为对象,按技术特征归并专利文献,使之有序化的分析过程。通过对相关专利内在技术特征的解读、深入研究和综合判断,可以为确定某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给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启示、进行专利预警、避免权利纠纷、应对侵权诉讼、要求专利许可、专利权质押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二者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做进一步其他类型的深度分析,例如引证分析、同族专利分析和法律状态分析。通过引证分析,可以发现专利被其他申请人的引用情况和许可机会、追踪技术发展、识别专利权人的专利保护策略;通过同族专利分析,可以获知某技术的区域保护范围,了解专利权人的市场动向,同时得到这一技术的区域分布的空白点等信息;法律状态分析可以得到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信息,为企业实施专利许可、合并、融资等决策提供帮助。(知识产权报曾心茁李淑芝刘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