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外贸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执行力度也达到新的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标是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也是在战略制高点上与发达国家竞争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大国,在此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离岸外包业务的发展。
我国在服务外包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影响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除了我国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不强、中高级人才不足和低端业务过度竞争等问题之外,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保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我国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在国家层面缺乏专门针对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规章;在企业层面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和保护意识,对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员跳槽管理乏力等。
二是对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侵权的执法力度不够。企业认为在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没有明确部门予以解决,担心泄露商业秘密而不愿提供相关证据,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
三是企业对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的重视仍待加强。对知识产权权属约定不明,对核心技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服务外包中可能涉及的商业秘密保护不力。
一是信息安全立法有待完善,二是政府和企业信息安全投入存在严重不足,三是国内信息技术水平与国际差距明显,四是信息安全管理认证率低,五是信息安全执法能力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