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使全社会逐步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中国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为全球各跨国公司将研究机构引入中国建立了信心,促进了我国技术引进步伐的加快。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又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也进一步激发了整个中国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已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民共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而快速发展的企业典型大量涌现,知识产权文化逐渐形成,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0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进步令世人瞩目。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要从高耗能、劳动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模式向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中国企业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都需要更多的智力成果和智力资源,都需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继续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成员国的交流与合作,向知识产权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借鉴、学习,无疑是迅速提高中国知识产权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截至目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已有184个国家,超过全世界国家数量的90%,构建一个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未来,也应当是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协调变革应当遵循的发展方向。当前,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安全、公共健康和互联网应用等重大问题相互交织,也给世界知识产权体系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国唯有通力合作,展现充分的灵活性和建设性,才可能共同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途径。中国愿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各个成员国一道,加强合作,分享机遇,共同应对挑战,为推进世界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推动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知识产权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