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CSIP知识产权全国巡回演讲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参会的企业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入,很多企业是因为怕触“山寨地雷”,才意识到维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一位电力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正在研究一项“变压器保护”的产品,企业原来的老总辞职后自主创业,新企业与原公司是同类企业。如果不及时申请专利,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遭遇同类企业的“山寨”,进而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利益。
无锡华润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原先也并不重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因为核心技术一般是掌握在研发型企业手中,我们只是帮别人生产,最后贴别人的商标。但随着企业的扩大、发展,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从去年便开始请专业人员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为自主研发的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为方便企业,南京市开展了“点对点”服务。南京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友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也是开发区服务企业的重要体现。由于不同的企业对知识产权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因此企业更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点对点’的服务。”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公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企业对于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有时候不知道从何入手,出了问题才知道去找律师打官司,但是往往要拖好长一段时间。到时候可能别人早就不做这个产品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事先就给予企业一个咨询的平台,先打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