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的消息披露后,媒体和评论人士普遍欢呼雀跃。有的评论甚至认为,吉利买到沃尔沃就算成功。因为这是一场近年来在全球引起重大关注的汽车跨国收购案,尤其是这一事件的主角,是来自当今全球经济领域闪现最大亮点的中国民营企业。不过,这种观点太过牵强。
事实上,吉利买到沃尔沃,现在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其实连一半都还不到,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因为到手的沃尔沃不是橱窗里的摆设,吉利不仅要迈过资金、工会、节能三道坎,而且还要消化它,这样才算收购真正取得成功。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尽管部分企业近年来在跨国并购浪潮中不乏大手笔,但最后真正被广泛认为成功的案例却少之又少。
包括上汽在内等一些收购其他国家企业的中国企业,都未能获得预期效果:上汽所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由于经营恶化致使员工持续罢工,引发了劳资冲突;TCL兼并法国汤姆逊以后,赢利下降、市值缩水;联想在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以后,在欧洲的销量下降、排名下滑。
例如上汽并购双龙之初,他们都有点想当然,很多事情想得很美好,事实上上汽对韩国的劳工问题,对双龙潜在的债务,对未来的市场的整合都没有做一个细致的调查,因而在整合中内部的矛盾从来就没平息过,如今双龙已经被破产清算,上汽也失去了经营控制权。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收购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
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收购一个像沃尔沃这样的知名品牌比打造一个新品牌划算多,而且面对待价而沽的优秀世界汽车品牌和企业,中国企业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事。从这个角度说,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与其它产业不的是,汽车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本身承载了过多的与国民心理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民族情结。吉利虽然收购沃尔沃取得成功,但不意味着将来能够整合成功。
有专家提醒,中国企业现在要并购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一方面要当心企业资产负债表背后的包袱,另一方面还要摸清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吉利收购沃尔沃就必须了解该企业所在国的瑞典法律相关规定。从这一点看,吉利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下一步将会面对沃尔沃强势的工会组织,以及如何妥善解决好员工问题。
据悉,沃尔沃员工薪资、福利至少高出中国同行业员工6至8倍。按当地法律规定,为保证瑞典工人就业,沃尔沃无论属于哪个国家的企业,生产线不能转出瑞典;为沃尔沃工作的瑞典工人的平均月薪必须在2万瑞典克朗(瑞典克朗目前与人民币基本等值)以上;老板每月要为每名员工支付2万多瑞典克朗的福利金等等。
这就导致在并购交易后的重组费用增加。不仅如此,欧盟一些企业的工会或员工代表机构有很大的发言权,而企业收购方必须善于与其沟通。而现在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想要去收购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所能倚赖的不过是钱,是资本。实际上,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还是要看自己是否具备消化世界品牌的能力。
正是对吉利这种消化能力的不认同,瑞典国内产业界的反对声音其实一直没有平息。瑞典工程师联合会主席桑德默表示,我们对一家中国车企业竞购沃尔沃有很多担忧,最主要的担忧来自于吉利是否理解沃尔沃的文化——沃尔沃品牌价值、沃尔沃员工的工作方式,这对在未来作出正确的决定非常重要。
桑德默的这番话代表了瑞典或者欧洲人的一种倾向。现在,摆在吉利面前的重要课题是,自己是否具备消化沃尔沃的能力?这种消化的能力,指的是吉利接盘后,能否继续维护好人家已经有着深厚积淀的品牌,最终成为自己赢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