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暴,让素来以擅长跨区域套利闻名的对冲基金们也哑了火。已有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无利可套”的对冲基金正在撤出亚洲,以保存实力应对欧美本土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对冲基金关闭亚洲业务的消息时有传来。近日又有报道称,有着过百亿美元资金管理规模的美国对冲基金Ramius正考虑退还其在香港的交易和咨询牌照。
Ramius合伙人Anthony Miller表示,对香港业务牌照的可能放弃,“主要是出于削减成本和将资金重新调配到美国和欧洲考虑。”他补充说,公司将继续在纽约和伦敦进行亚洲业务的交易。
据《金融时报》报道,事实上,Ramius并非首家作出撤离亚洲决定的对冲基金。总部设在伦敦的GSA资本公司,也于近期关闭了去年刚在香港开设的一个办事处。
资金管理规模在20亿美元的GSA合伙人Farshid Sadr-Hashemi表示:“当身处一个极其动荡的环境中时,你的想法是确保手上的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一起,并且全部业务都能受中心的管理。”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总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TPG-Axon近期裁掉了至少1/3的亚洲员工,而其在美国的员工人数则保持不变。在新加坡,美国对冲基金Concordia最近关闭了办事处,而Tantallon资本也关闭了旗下一只中小企业避险基金。
香港和新加坡的监管部门则证实,一些基金确实在撤离,但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强调称:“我们目前并没有看到基金大范围关停业务的迹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整个行业全球不景气的背景下,对冲基金不得不筹集资金、削减运营成本,以应对预期中的赎回潮。新加坡对冲基金研究机构Eurekahedge的数据统计显示,仅亚洲一地,9月份对冲基金的资金流出量,便已从8月份的21亿美元急增至43亿美元。
德意志银行驻香港的一位交易员对此表示,美国“去杠杆化”的过程需要美元回流,这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开始撤离亚洲。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对冲基金的撤离,市场供给的资金总量将减少,可能会导致未来亚洲的股票市场波动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