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传来喜讯,由天津大学—GKSS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及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天津市胸科医院,中国科学院共同研发的国产心脏体外辅助装置现已基本加工成型。据负责该项目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冯亚凯教授介绍,此次我国联合攻关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心脏体外辅助装置的材料制备和血液相容性等问题,还有“人工心脏”加工成型和成型后内表面仿生化修饰等技术问题。
通过技术人员一年多来的艰辛钻研,目采用新材料聚氨酯制成的国产心脏体外辅助装置已基本加工成型,重约200克,比成年人心脏略轻,使得患者可以相对自由活动并在家中康复治疗。明年“天津心”将进行动物试验,后年进行临床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优化加工工艺。“我们将反复试验确保最大限度给患者带来康复,拿出一颗最安全的‘天津心’造福患者,才能正式投入生产。”冯亚凯说。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其实施可提高我国生物材料和制造技术水平,推进国产化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在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治疗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降低终末期心脏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本市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心脏体外辅助装置的成本降低到3~5万元,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福音。
据悉,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在生物材料、再生医学等领域与德国GKSS研究中心将借助滨海新区企业完成规模化生产,推动再生医学材料和相关产品在我国产业化。
据介绍,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根治晚期心脏病特别是心脏衰竭的唯一有效方法,但鉴于“脑死亡”在我国尚处于立法空白阶段,而器官捐赠量与临床需求严重失衡,很多生命只能在等待中慢慢枯萎。
据悉,在找到匹配的心脏捐赠体之前,患者只能靠“人工心脏”作替代,来循环代谢维持生命,直到病人康复或者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心脏体外辅助装置是“人工心脏”的一,因1992年在德国柏林被发明,也被称为“柏林心”,主要用于药物和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和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数据表明,“柏林心”已在欧美广泛应用,成功抢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以往我国临床中需要使用“柏林心”只能从国外购买,且价格昂贵高达20余万元,而国内仿制“柏林心”因材料不成熟、工艺粗糙一直未应用于临床,使我国晚期心脏病的治疗处于落后状态。心脏体外辅助装置国产化成为研究焦点。 (邵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