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国内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该报告称,中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为世界第一。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5月11日中国经济周刊)
这个“世界第一”,应该令国人感到非常纠结。据2006年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刊登的一篇文章显示:在20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剖腹产率仅在5%左右,此后不断攀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40%,到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了40%~60%,21世纪剖腹产变得更加普通,大部分城市医院剖腹产率在40%~60%以上,少数已超过80%,某些医院已上升至90%以上。
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倍的剖腹产率,无疑是个非常危险的警示信号。想来,剖腹产是人类医学技术和生育安全的重大进步,但在现有医疗体制下,顺产还是剖腹产,似乎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助长了剖腹产效用的无限放大?
有一种声音,归咎于“医院趋利”和“医德缺失”。有例为证:A产妇产前检查都正常的,临产前一天还在单位上班,而且到医院产房都做好顺产准备,却不料临产时被告知胎儿缺氧,恐有危险……于是,一“剖”了之。类似本来可以顺产,却被“胎儿较大”、“胎位不正”、“产妇年纪大”等“警告”给唬住,最后剖腹产的不在少数。
还有一种现实,那就是“顺”与“剖”的费用相差好多。正如报道中一位妇产科医生所说:“如果全是顺产的话,我们就要喝西北风了。”在这家乡医院顺产的费用是500多元,剖腹产的费用是1000多元,而按照北京三级医院自然分娩的支付标准2000元、剖腹产不伴其他手术的支付标准3800元,医生说“连西北风都喝不上”,而且顺产耗时长、投入人力多、易引起纠纷。顺产对医院和医生来说如此艰难,那当然是“剖一刀”来得爽快。
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那就直接剖吧,一次搞定,速战速决”。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产妇不懂生理、医学知识,因怕疼、怕影响体形、怕产钳夹坏孩子等恐惧心理,还有为孩子选“吉日”出生,主动要求剖腹产的。
透过剖腹产,我们还应该关注和重视另一个同样存在诸多弊端的现象,那就是当今的孩子一有感冒就往医院送,到了医院就是挂瓶输液,滥用抗生素。记得我们小时侯,感冒发热就简单地吃几片药,盖被子出身汗就好了。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问题却越多了,不知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
为妇女儿童健康的大事着想,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产妇分娩安全问题,应当规范和限制非正常剖腹产行为,把超高的剖腹产率降下来。要像报道中那位有30年接生经验的妇产科医生所言:能自己生就不做助产,能做助产就不做剖腹产。这是经验之谈,更是医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