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深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媒体的正确导向,促进医患关系进一步改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2、狠抓医学基本功,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误治现象,普及和加强医患交流技巧培训,在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消除对患者的异化物化倾向。
3、完善医院管理、注重内涵发展、建立人文关怀的医患模式。加强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4、重视医院医疗质量,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5、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培养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变“以病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保持对生命的敬畏感,把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人格,从病理上、社会环境上和心理状况上全面了解患者。患者方面 :患者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拥有自主权,患者要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和探索性,尊重医务人员,当诊疗出现意外时,应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患者应尊重医务人员、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和保持健康;支持医学发展。
6、促进医患交往,建立医患之间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医患之间平等交往与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所在。第一,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医患之间只有加强人际沟通,彼此信任,消除误解,才能有效地减少冲突,和谐有序。第二,医院在医患沟通中应起桥梁作用,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机制。第三,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应采用换位意识,充分理解患者;强化角色意识,医德医术并重;协调社会关系,多方关心患者。第四,医务人员应做到“五心”:细心分析病人心理、诚心为病人服务、耐心听取病人意见、虚心接受病人批评、热心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医患双方应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
8、强化打击医闹。公安部门对破坏医院正常公共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及有组织的“医闹”人员要加大打击力度,使医疗纠纷按照正常、合法的程序与途径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