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多个假冒沪上各大医院的网站,宣称能在线预约专家号,因其非常仿真,致使多名病人预约复诊时间。
其他预约方式呢?记者登录某三甲医院网站,点击“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却转到了一家健康管理公司的页面。记者又拨打某儿童专科医院的预约号码,转接后接听的同样是一家健康管理公司。
绝大多数专家隶属于公立医院,为何医院自己不开办网上或者电话预约服务,却要把专家号转给第三方,让挂号公司从中牟利?
一家大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透露苦衷:医院曾开通电话预约,但电话中无法确认患者的身份,也因为不收费,无法保证预约者守约,结果常造成专家空等,不得不中止。至于网上预约,除了大笔的基本设施投入,更需要多名专职服务人员,在医院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实在是抽不出人手。而第三方公司拥有广泛的网络,将部分专家号转给它们,也是扩大医院影响力的一个途径。
但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医院对专家号预约其实并不热衷。专家号属于稀缺资源,医院不愁挂不满,如果自己办网上预约或者电话预约,增加工作量却没有任何新的收益。
医院责无旁贷。专家号预约不同于订旅馆或机票,不能简单地市场化运作。作为专家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医院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补上网络、电话等适用更广的预约方式的“缺位”。申城已有不少成功经验:新华医院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坚持免费提供电话热线预约;仁济医院泌尿科等科室,将复诊预约与“先看病再挂号”的流程改革结合……这些探索,不但使病人等候时间大幅减少1—2个小时,也使专家更加从容看病,提高了诊疗质量,取得双赢效果。
要真正发挥预约的便利,也不能只靠医院内部“自我挖潜”,而应有第三方介入,整合信息,统筹资源。但这第三方不应该是收费的挂号公司,而应是公益性的政府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倪卫杰说,各家医院分别建设网上预约系统,即使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也可能未必真的方便群众。因为医保付费的有关规定,医院网上预约只能限于自费病人;病人通常还会浏览多家医院再选择,如果每次都要重新登录,也未免过于繁琐。理想的状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医疗、医保机构,整合全市大医院专家门诊信息,建立一个统一的网上预约平台。患者可在平台上得到各家医院专家开诊的权威信息,更可通过网上支付功能,在预约成功的同时交纳挂号费,不但进一步减少了在医院挂号排队的时间,也可提高预约的守约率。
当然,对挂号公司也不必完全“封杀”。专家指出,挂号公司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应该限于少数高端特需门诊。在鼓励督促各医院完善预约制度的同时,监管部门应明确挂号公司的拿号范围,并且严惩对部分特别紧缺专家号的垄断,打击变相的组织化“黄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