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河南与安徽两省的这起震惊全国的重大丙肝疫情事故,终于告一段落。无论是诊所乡村赤脚医生,还是当地卫生监管人员,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不过,从舆论和网友的反映来看,大都问责力度产生质疑,普遍认为,处罚太轻,太不给力,不足以平民愤。正如有网友所言:“对神医,应当动刑,否则,类似问题不会杜绝。”
虽然网友和舆论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笔者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比问责更为重要的是,应对隐匿在“丙肝疫情”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逐个盘点,及时亡羊补牢,以铲除滋生类似问题的土壤。
长期以来,医疗资源配置重城市,轻农村,人们一遇到大病,纷纷到城市里的三甲医院,名医集中的地方去就医。这与眼下发校车事件似乎类似,只有屡屡发生重大事故时,我们才看到了农村校车的脆弱与要命。同理,只有当有大疫情发生后,我们才可深刻领略到基层医疗的不堪与落后。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9 亿人的福祉,肩负着占80%人口的防保任务,这就需要国家层面要像重视校车那样,制定出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大对乡村医生、诊所的扶持和支援力度,填平城乡医疗资源间的鸿沟。
实际上,静脉注射是引发这起重大疫情的直接导火锁。众所周知,静脉注射既会容易传染疾病,也会提高病菌耐药性,还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甚至造成人员死亡。像类似因静脉用药造成医疗事故的新闻,不断出现,只不过发生在个别患者身上,没有“丙肝疫情”这么集中,所以,才没有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正是由于这种隐患和风险的存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个体诊所,都严禁静脉注射,只有特殊的医院急诊才保留这样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丙肝疫情”还曝露出农村医疗监管“短板”。在目前城市医疗监管模式下,“老式的不锈钢注射器”、“针头经开水中消毒后继续使用”,已不可能在城市的医院中出现。而在我国广大农村,除农民贪图便宜外,更为重要的是,农村诊所监管的真空,让吴文义式的医生,才有了生存土壤。“从来不换针头,有村民要求换针头还会被他呵斥”,竞然成为一名百姓眼中“神医”的行医习惯。倘若当地监管部门,多一些日常监督检查,这个方圆二十里的“一针灵”,不仅不会让 “丙肝疫情”集中爆发,也不会让孩子们饱受病痛,增加不少家庭的医疗开支。
有鉴于此,笔者觉得,对农村基层医疗存在的医疗手段、医疗资源匮乏以及监管“管涌”等问题,抓紧打“补丁”,堵“漏洞”,补“短板”,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广大农村人口生命健康,让类似重大公共卫生事故不再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