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臣说,如果要查医院医生的医药回扣数额,按总药价乘扣率就是了,是非常大的数字。
患者的手术都是必要的必需的吗?不一定。但利益之下,可做可不做的手术,有的医生就可能给你做。
姚红臣是2003年、2006年医院的手术标兵,这曾经是他的荣誉。但他告诉记者,患者的手术都是必要的必需的吗?不一定。
别的不好说,以他们科的鼻窦炎手术为例,有些鼻窦炎的保守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不一定非做手术不可。
姚红臣就是“老鼻窦炎”,厉害时一拍片里头全是脓,为此他做过穿刺,打过封闭,也有医生劝他手术,他就不做。经过治疗,这些年下来也没什么事了。他说,上学时老师就讲过,人进化这么多年,一代一代形成的人体构造是非常科学的,“尽量不要改变它”,哪怕你有再高超的技术也有风险,也可能留有后患。
但利益之下,可做可不做的手术,有的医生就可能给你做。
因为做手术就要住院,就要用药,用药医生就有钱,另外他们科还规定,门诊医生办一个住院提成100元,一个医生每月3个住院指标,完不成不给这个奖(经举报9月已改为50元且不在医药回扣里出)。等于变相鼓励医生让患者做手术、住院。
而患者在医生面前,是弱势群体,医生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姚红臣告诉记者,为什么人们到医院看病都习惯找熟人?过去,就是为省个挂号费,省点检查费、药费,现在有的人不是为省钱,还要托人看病,就是怕医生给你过度治疗,多花点钱还是其次,过度治疗对患者的身体还带来伤害,所以人们为了健康也要找个熟人,做到心里有底,不受欺诈,起码没坏处。
事实是,同样的药,价格、品牌影响、疗效都差不多,做选择时,医生就有了倾向,结果肯定是,哪个扣率给得高,哪个厂家的药用得就多。
这是多少年都打不破的“潜规则”,医药价格体系严重扭曲,要彻底杜绝灰色收入就很难做到。
潜规则不好打破,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举报属实,但上上下下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查处的阻力非常大。而查处到最后最大的受损者可能就是他自己。
医院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医生从事的是高脑力、高风险的独立性工作,过去都不太愿意当什么科主任之类的“官儿”。工资奖金是固定的,当不当也没什么差别,赶上医生不愿值班了还要讲姿态顶班。但现在科主任成了“香饽饽”,权力“含金量”大了,科室里许多资源都可能换成利益。
“试试这个药吧。”有时候,主任这么一说,医生就知道其中的“道道”:要么人家厂方出资赞助他开会了,要么是被“代表”“公关”了,反正白试的时候不多。
姚红臣所在的科室就有一助听器厂家的销售代表,单独占用门诊医疗用房作为办公室并设有外线电话,就是在门诊拆迁医疗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仍在门诊治疗室挤出地方供其使用,而厂家一干就是四五年。很难说,患者买这个产品不受医院和医生的影响,但为了拿人家的销售提成,科室就可以明着干,说这是行业惯例。
姚红臣和主任的矛盾就缘于他没有充分认识到科主任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