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种种“看病贵”、“看病难”让医患之间拧出“千千结”——一边是病人埋怨医生态度冷漠,一边是医生委屈“一上午看六十个,怎么笑得出来?”如此恶性循环,令原本就不易的求医之路再添周折。
昨天举行的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2010年年会上,医学教育专家直言:晋代《论医》便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理顺医患关系,不仅要依靠医疗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更应从源头抓起,让人文精神全面归回医学教育。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篇中这样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同时提出,欲为“大医”者,除医学知识外,还需要涉猎五经、三史、诸子百家。
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对此解读为,医生职业的最特殊之处在于,它研究、帮助的对象,是人而非物 ,只有深受人文科学浸润,满怀济世之志的人,才能不耽于名利、不畏惧劳苦烦难,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好医生,“否则,医生跟高级技术工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始终难忘十七年前一次半夜里,在儿科医院总值班室接到一宗病儿家长投诉:十岁小姑娘脚扭伤了,之前已去别的医院检查确诊没骨折,只是踝关节扭伤,可到了晚上孩子疼得打滚,觉也睡不着,被家长送来儿科医院。年轻的急诊医生拍X光等一通检查下来,认为前头诊断没错,不用处理。可爸爸急了:“难道不能想些办法让她不那么疼吗?”这件事对王卫平触动很大,“医生眼睛里看到的,不应仅是‘有没有病’、‘有什么病’,更应细致体察‘人是否舒适安好’。这些都是从教育阶段就应坚持培养的。”
有位院长说起一件事:一位病人有缺钙症状,晚上不喝牛奶保准会腿抽筋,可他刚被查出患有胆结石,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好。病人出了急诊室又折回来,只为问些琐碎的日常饮食补钙问题。问过了想想又不放心,他看到一位医生门外没人排队候着,红着脸想再进去问问。谁知刚在门口一露头,那位医生瞅见了,飞速起身后转,从诊室后门 “逃了出去”。医生、病人玩起“猫鼠游戏”,院方接到投诉也有些哭笑不得。
“医生,也应同时是个艺术家”,医学教育界人士不约而同指出,只有更加懂得欣赏、珍惜真善美,才能为每一位陌生人的生命及其生活质量竭尽全力。
王卫平认为,医生乃至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专注于对个体自由、尊严、价值和信仰体系的尊重,并且引导了一种感性的、有同情心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他特别指出,有了同情之心,医生才能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保护患者的情感和隐私,为患者选择最合适最高效的医疗方案。
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医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令人遗憾的是,覆盖我国46所医学类高等院校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9%的被访者认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王运乐等专家认为,要遏制当前医学教育 “纯技术流”的发展趋势,国内各医学院校很有必要尽快开展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除了伦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艺术、哲学等课程尽管看似无关学科浸润,同样能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确立职业使命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我国胸腔外科奠基人、医学教育家黄家驷院士毕生钟爱英国画家路克·菲尔德斯代表作《医生》,他生前无论走到哪里,都将这幅画的复制品带在身边。这幅画来源于画家一段悲伤的人生经历。1877年,画家的儿子身患重病,延请当时的名医穆瑞来诊疗。交往中,穆瑞的医技和品德让画家感悟良多,最后虽然画家的儿子还是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却让画家理解了医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对病况的施救,还有对病人痛苦的细微体察与关怀。十几年后,当年的这一场景移到了画布上,画面上穆瑞大夫正用深情的目光抚慰着病孩,与他交流感情,同时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而陷入沉思之中,画家本人也现于暗处,静静地观察大夫与自己的儿子之间的交流。此情此景,让100年后的人们依然能感受到画面中蕴含的温情与力量。也正因此,黄教授工作之余常常细细端详画作,从中体会和汲取精神力量。
台湾地区一家医学院校将捐献给医学教育的遗体称为“无言大师”,每年专门举办仪式向他们感谢致敬。每次解剖课前学生都会深深鞠躬致礼。解剖台上方有电视屏幕,播放着这些捐献者生前影像,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音容笑貌,还有他们对医学捐献的体认、期望。学生们从中了解,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成熟,离不开患者的宽容,和逝者的慷慨无私。
与会专家指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回归,是一个贯穿教育始终的过程,其他国家、地区有不少宝贵经验。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的、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医学院在一二年级设置人文课程,并同时穿插以讲座、案例分析形式的通识教育,确保医科学生在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病人有关怀与共情。
医学教育界人士特别提出,招生环节应给医学院校更大自主权,把住“入口”关。如今中学生选择大学学院时,缺乏丰富经验及阅历往往使他们在选择中缺乏对未来的认知性,对于医学院的培养目标也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医学院在选择学生时,往往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常未予以重视。在这种选择模式下,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医学院招生程序的欠缺,使得新进医学生往往缺乏对人文领域的了解,而医学院则对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养知之甚少。
针对以上两个环节中的欠缺,哈佛大学医学院有学者对医学院如何录取更好的申请者给出了几个建议,包括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成绩为A,以补充对自然科学成绩的严格要求;在申请人的初步筛选中,若文学类成绩为A则额外加分;对在医疗卫生行业或慈善组织中有全职经验者予以欢迎;在面试中需对文学作品或医疗卫生政策进行回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