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眼保健食品”是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生产的新一代功能食品。顾名思义,眼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护眼睛、防止眼球发生病变的特殊功能食品。对于“电脑族”来说,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干眼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视网膜黄斑退化、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则更为常见。医学研究表明:上述眼病均为发病时间较长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时间可长达数年乃至几十年之久。而且一旦发病,难以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人们平时能经常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品,不仅能延缓眼病发生,对已有症状还有缓解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日等国外的眼保健食品获得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而在我国,眼保健食品市场则发展比较缓慢,故眼保健食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上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如据国外媒体报道,2006年,美国的眼保健食品销售额已占该国功能食品市场总销售额的75%,日本的眼保健食品销售额亦占该国保健食品市场总销售额的49%左右。目前欧美市场上销售的眼保健食品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维生素类眼保健食品,其代表为VC+VE胶丸、VC+β-胡萝卜素胶丸和VA胶丸等;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以蓝莓为主的浆果类植物提取物的新型眼保健食品。
开发应用最早、销量最大的产品首推蓝莓。因为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方即已将蓝莓果汁列为军需物品之一。据欧洲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喝蓝莓果汁能使人看得更清楚。所以英国战斗机飞行员在升空作战之前都要喝一大杯蓝莓果汁。科学分析表明:蓝莓果汁含异常丰富的花青素。它对视网膜黄斑以及“视紫质”(眼睛产生视觉的最基本物质,可加强适应对黑暗弱光的敏感度)等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据了解,目前欧洲与美国市场上以蓝莓为基础的护目食品数量多达上百种,最主要的蓝莓类护目食品有:蓝莓+叶黄素、蓝莓+葡萄籽提取物、蓝莓+VC(VA)等。
除蓝莓外,“类胡萝卜素”是应用较多的第二大类植物性护目食品原料,主要有:叶黄素、番茄红素、隐黄质、玉米黄质、辣椒红素和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国际市场销量高达数千吨,其中大多用作眼保健食品。日本和美国分别报道说,经常服用虾青素(从海藻中提取所得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可防止眼底出血和视网膜黄斑退化(引起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一主要原因)。此外,经常服虾青素类眼保健食品还可防治白内障。
其他具有显著改善视力作用的眼保健食品原料还有:1.黑豆(以原产于中国陕西省的“丹波”黑豆为最佳),日本学者研究表明:黑豆含18种以上花青素类物质,尤其“矢车菊素”的含量最高,能有效改善黄斑退化症状,故常吃黑豆对老年人来说非常有益;2.小米草,它是北美洲特有的植物,当地居民称小米草为“明目草”,在美国至少有数十种以小米草为主要成分的护目食品,销路均不错;3.葡萄籽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也是花青素类物质。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市场上也有蓝莓提取物,但日本本国并无蓝莓资源,所需蓝莓全部从海外进口。据悉,我国东北种植的蓝莓鲜果90%出口至日本市场。目前我国已形成数万公顷的蓝莓种植基地,年产蓝莓鲜果数千吨,蓝莓提取物大多出口日本等海外市场,内销较少。虽然我国近年来蓝莓人工栽培发展较快,但迄今尚未形成国内的蓝莓下游产品市场(尤其眼保健食品市场)。截至2006年,国内只有深圳海王药业的“眼之宝”、天津“尤维斯爱眼保健套餐”和其他一些小生产商生产的“蓝莓素”之类的几种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的护目食品。这些产品大多销路平平,在国内市场知名度不高。这一情况表明,想要打开国内眼保健食品市场,我国生产商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事实上,我国并不缺乏花青素类眼保健食品资源,如原产欧美国家的蓝莓现国内已大规模引种成功。此外,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葡萄,而葡萄籽也是花青素的主要来源。我国黑豆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他眼保健食品原料除小米草外基本上都有国产,所以,我国发展眼保健食品生产不存在原料供应的“瓶颈问题”。那么,为何在发达国家眼保健食品市场能做大,而我国眼保健食品市场却至今举步维艰?关键在于没有一家公司能在这方面做开拓性工作。我国拥有极其庞大的用眼过度人群(如广大中小学生以及以电脑为主要操作工具的工作人员等),这些人最需要服用护眼食品。中老年人则是另一大需要服用护眼食品的人群。故理论上我国应有数亿人需要经常服用眼保健食品,其终端销量应在数百亿元人民币。但现在这一市场尚未真正启动。
我国开发眼保健食品还有他国所没有的中药优势。据了解,至少有一二十种中药材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目,故平肝熄风的中药材均有明目作用)。这类药材包括:白菊花、草决明子、桔梗、细茶、灯心草、山栀子、白芷等等。其实国内不少眼科药物均为中成药制剂,故利用中药材开发眼保健食品应为我国厂商可走的一条捷径。总之,我国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开发新型眼保健食品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