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住在陇南市礼县城关镇。1990年3月,李玲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儿子张强降生,让这个经济虽然拮据的小家变得更加温暖。张强快两岁的时候,李玲突然发现,儿子左侧阴囊有点大,便马上请中医给儿子诊治。“医生看过后,说是水疝(学名为鞘膜积液),开了两服中药,吃了就没事了。”
此后,儿子再没犯过病,李玲也未在意,但上小学以后,张强在跑跳等剧烈运动时,左侧阴囊经常会肿大、发亮,但不疼不胀,只要平躺休息一会,症状就会消失。为了治好张强的病,2002年1月20日,李玲决定带儿子到天水市求医。
今年7月6日,李玲向记者再次回忆起这些时,不禁悲戚落泪。
虽然已时隔多年,但在李玲的脑海中,当时的情景清晰如昨:孩子经过几个小时的班车颠簸,正在犯病,阴囊也有点大。一进天水新天坛医院大楼,一层大厅只有药房里有一年轻女子,见有患者上门,便马上上楼把院长李小波叫了下来。李小波立即招呼他们母子上楼,看过孩子后,李院长说孩子的病是疝气。“当时,他很热情,我们交了1000元押金就在外科住下了。”
据李玲讲,住院第二天,该院医生赵渊和任庭松相继对张强的病情检查后认为是左腹股沟斜疝、睾丸鞘膜积液,要动手术。1月22日,住院第三天上午,任庭松再次对孩子的病情复查后,手术被排在当天下午。下午4点多,孩子做完手术,晚饭的时候,张强要小便,当李玲为孩子接小便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她惊骇不已:孩子的阴囊胀得比拳头大,红紫,像要胀破的样子。
“到晚上9点,孩子疼得直叫唤,浑身发颤,冷汗淋漓。手术后的次日上午,我给主治医师赵渊和手术主刀医师任庭松说了情况,他们给孩子开了点药,但孩子还是疼得不行,吃不下饭。”
李玲说,住院8天后,孩子出院了,但阴囊仍未消肿,她曾问过医生,对方说是术后正常反应,只能冷敷。出院20多天后,正是大年除夕,令她欣喜的是,张强的阴囊终于消肿变软,但阴囊顶部上方的左腹股沟却出现了一个肿块,此外,孩子的“左侧阴囊摸上去空空的”。春节休假结束,她和丈夫先后去过两次医院,“医生说没关系,肿块会逐渐变小,让孩子多活动。”
直到术后4个月的时候,孩子左腹股沟处的肿块才渐渐变小。2002年5月,李玲专门带着儿子先后到外地的几家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再次让她大吃一惊:“张强的左侧睾丸严重萎缩,只有右侧的1/4大小,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全部损毁,完全丧失生育功能。”
对李玲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而从那时开始,一直到9年后的今天,李玲一家的生活也因此被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