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年家里的收入除了支付生活费和小郑的学费之外就所剩无几。今年暑假前,小郑才发现自己患了鼻息肉,目前住院一星期就花了3000多元,医生说还要再观察观察。
“现在看个病太贵了,做个CT就要二三百元。”小郑无奈地说,“我们对医院不了解,一住进来就感觉医院跟垄断没什么区别。总觉得一般药能治的病,医生非给开贵的药,好象从来就不考虑我们的实际状况。反正我们也不懂,只有挨宰了。”“住院14天就花了1万多元,第一天就花了1914元。太贵了,咱普通市民真负担不起啊!”市民王先生苦恼地说。王先生的父亲患了脑梗塞住院治疗,王先生今年也50岁了,早就失业在家,没什么收入,但为了父亲的病,还是借了不少钱来到大医院治疗。
“虽然现在天天都有医院的清单,详细列举了用的什么药,花了多少钱,可这些对于我们不熟悉药物的普通市民来说,基本上还是一头雾水,看病花钱如流水,只是一个劲儿的往外拿钱,没了就去借。”说到这儿王先生摇摇了头,他说自己的兄弟姐妹还在老家为年迈的父亲筹钱呢。
市民李女士在某省辖市一家重点中学任教,退休后回到老家郑州养老。2003年,她被查出患有扩张性心肌症、慢性心功能不全(三级)。这种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手段,只有靠常年吃药控制。李女士虽然参加了城镇基本职工医疗保险,但巨额药费仍然让经济条件不算很差的她感到非常吃力。
因为各地医保部门的政策不同,李女士所患的疾病在郑州属于门诊重症慢性病,门诊费用可以由统筹基金支付。但在李女士参保的那个省辖市,经核定的门诊重症慢性病只有5种,不包括她患的这种病。也就是说,当李女士个人账户上的钱用光之后,所有的日常药费都得她自己想办法支付。“医保制度改革的时候我已经快退休了,个人账户上根本没有多少钱,去了几趟医院,很快就用光了,而这种慢性病主要靠在家吃药调养。”李女士说,她患病后只住过一次院,花了2000多元,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了费用。但随后这两年里,她每个月的药费加起来要五、六百元。“这还不包括我每隔半年去复查一次,每次复查费用也要二三百元。”李女士每月的退休金不到1000元,除掉药费基本不剩多少了。“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手头有这么紧过,有时候买个十几元的东西也要再三考虑”。说起这些烦心事,李女士一脸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