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敏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类人工仿生器官,其作用是替代人内耳中失去功能的听觉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电信号,并传递到听觉神经,使患者产生听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1995年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迄今已完成了1200例左右,成功率接近100%。据统计,术后大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都能获得大约80%的正常听力。有多数患儿和正常孩子一样,能够走进校园与正常听觉的同学共同学习与相处。
据了解,我国听力残疾人口达到2780万人,占到世界听力残疾人口数量的20%左右,其中重度极重度听力残疾人口数量600多万人,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且每年新增儿童病例超过3万人。据分析,药物乱用导致的基因突变是造成我国耳聋患者比例严重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王正敏表示,性能良好售价只有6万元套的国产人工耳蜗将替代高价进口平均售价在20万元套的洋耳蜗,将为中国聋哑人弱势群体带来福音。
同时,王正敏院士为老中青三代,各开出了防聋“药方”。他说,如果年轻时听耳机没有节制,伤害听力,老年性耳聋出现的时间会早,程度也会更严重;不反对挖耳,却要注意卫生和安全,耳勺用前要消毒,入耳不能超过1.5厘米;人多的地方莫掏耳,以防意外碰撞,给脆弱的耳朵造成致命伤;老人防聋可每日小酌红酒,喝些绿茶,可有效防衰抗聋,因为红酒跟绿茶都含有抗氧化成分;如果孩子初生时不幸是先天性耳聋,除及早发现,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外,专业的康复和矫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