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强调公立医院应当具备公益性。这没错,但怎么才算有公益性?包括像我这样的很多人都曾认为,公立医院应该不赚钱,或者亏本经营,这才体现公益性。但事实是,它基本不可能。尤其是,在财政拨款不到位的情况下,如果不允许公立医院赚钱,最终结果可能是导致经营不善,甚至倒闭。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医院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的软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医疗永远是一门很烧钱的活,必须允许公立医院也适当赚钱。
当然,同样都是赚钱,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赚钱?是以那种违规违法乱收费、多开药多检查、多做手术、大搞过度医疗来赚钱,还是应该以另一种更为科学健康,也更为公开透明,社会成本相对更低廉的方式赚钱?比如,你去找医生看病,你有两个选择。一是你愿意直接给他一百元诊疗费,得到合理的治疗,不用吃那些不需要的药。二是选择只给几元钱诊疗费,但却可能买回一大堆原本不需要的药物,把它们吃完,增加你身体的负担——因诊疗费过低,为了赚钱,医生必须给你开两盒200元的药物,否则他就会白干活,医院就会亏本。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至今还选择后一种消费方式。不少人不愿意承认医疗服务的价值,更不愿意接受医疗价格的“风吹草动”,以致相应纠偏的改革,一次次倒在舆论的阻力上。
一位儿科医生透露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病历。朋友的孩子3岁,在美国生了病,高烧39度,腹痛,呕吐,家庭医生检查后只让孩子吃了退烧药,然后让孩子在家观察。不用抗生素,不打针,不查血常规。“扛”了3天后,症状在加重。朋友再次给他的私人医生联系,医生说,没有超过40.5℃,没有必要做血常规,肚子是软的,没有必要做腹部B超。朋友急了,又给这位医生打电话寻求帮助,他说,除非温度高于40.5℃,病情非常重,才能看急诊。最后这位孩子终于扛过来了,没有吃抗生素,也没有打针和输液。她的感叹是,疾病是“扛”过来的。在这些国家,只要你看的是一般门诊,抗生素是被严格限制使用的,输液手段基本是被禁绝的。在没有足够指征下,医生们会拒绝你要求做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医疗检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过度医疗成为养医和赚钱的主要手段,而不是诊疗费用,医院像吸食鸦片一样对这种营利模式成瘾。很多人无论是身体免疫力,还是医疗心理上,都已经被医院及医生们提供的过度医疗服务惯养得过于娇贵。生了病,患者不吃药不输液就不习惯,医者们同样也不习惯。各种医疗检验也往往泛滥成灾。最后的结果是,很多人的体质与免疫系统越来越脆弱,一点小病,就必须依赖吃药及输液等医疗手段,尽管它可能蕴藏着更高的风险与经济成本。一个正常人,感冒次数一年不应该超过6次。但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轻松突破这一数字?这有可能都是因为长期依赖药物,导致自身免疫系统过度脆弱。
从这个角度而言,“医院如何赚钱”涉及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社会的健康水平,以及人们的免疫力水平,还有医疗资源分配利用的效率等。如何扭转这一种不利局面?这是摆在社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大考题,也是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