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更心寒的是,面对涉嫌过度医疗的指责,院方大力反噬,一方面称,10万元的手术费用,医生从未提出,纯粹是(陈先生)杜撰,另一方面又称“整个费用在2万元左右,绝不可能是10万元”。是10万元还是2万元,确实相差不小,但不争的事实是,与8毛钱相比,2万元也是天文数字。最关键的是,2万元的手术,亦表明医院过度医疗,把简单的通便不畅诊治为需进行结肠造瘘手术。
这一点陈先生有翔实准确的证据——广州儿童医院医生在病历上写:婴儿发育可,无失水,腹胀、软,肛门外观正常,可进小指,“先天性巨结肠未除外”。建议孩子洗肠、外用石蜡油,2个月后复诊。而深圳儿童医院则是,对孩子进行了十几次X光拍摄,不许孩子进食,并且在没有炎症症状的情况下,每天给孩子注射抗生素头孢他啶,还给孩子做了心脏彩超等各类超声波诊断。最终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对降生仅6天的婴儿动造瘘手术。
纠结于手术需花2万元还是10万元,实在并无必要。问题是,深圳儿童医院为何把小病看成大病,要求陈先生掏钱为孩子做大手术?当然,最终真相如何,犹待权威部门介入,但陈先生的遭遇提醒我们,一定要向我们的现实处境提问:
其一,如何实现知情权,免于不良医生的欺骗?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往往不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病人难免被少数心怀鬼胎的医生骗和瞒。为此,在看病时,病人不妨力所能及地多到几家医院求诊,也许花的精力和金钱多一些,但安全系数必然高一些。其二,如何监督无良医生?对那些过度医疗的医生,监管部门绝不能护犊子,应毫不留情地依法清理出医生队伍。同时强化事前监管,比如实行会诊制,怎么看病、如何开药不能由一个医生说了算,甚至可以引进外部监督,让院外医生参与诊治。
此外,陈先生所反映的医生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医生从手术里拿提成,并非虚妄之谈。多年前,权威部门发布的报告就指出,不少地方存在医生商人化的现象——在医生不仅要负责看病,还要负责盯着病人的口袋。医生商人化不仅是医德问题,还是体制之弊,暴露出“三不到位”——政府投入不到位、监管不到位、职能转变不到位。
医院反噬,比“10万元手术”更让人心寒,它让我们看到了院方的强势,在信息失衡的条件下,患者有时难以辩论过院方,还看到院方的冷漠,甚至涉嫌惟利是图。面对屡屡发生的过度医疗事件,以及医德沦丧丑闻,公众的知情权如何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权,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沉重拷问。(秦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