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发表关于山西疫苗乱象的调查报道。山西省卫生厅第一时间表示报道不实,继而通过新华社记者访谈通报了一些材料。卫生部要求山西省卫生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新的监测情况。《中国经济时报》及记者王克勤分别重申立场,不认可失实“指控”,表示对报道真实性承担一切责任。一些家长对山西省卫生厅的说法继续质疑。
现在,事态确实只是纠结而已,疑问重大,列阵分明,但此间是否存在乱象,也未必能够得以解开,回旋的空间仍然存在,事态的走向并不明朗。《中国经济时报》和王克勤态度鲜明,其他方面看似鲜明的态度后面,实际潜存着闪烁不定的东西。
王克勤的报道,揭示了山西疫苗乱象的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对山西疫苗问题的全面质疑。山西省卫生厅则基本只是回应了是否存在接种受害,举出了10来个个例,这些案例大多是“省级专家组鉴定”非接种所致。
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散在的疑似受害的公民与一个省的卫生主管机构和疫病防控部门对垒,“省级专家组鉴定”的客观性是否能够令人确信,实属疑问,而意图以接种结果良好来应对有关疫苗接种、管理和经营的全面质疑,也未免有躲闪的嫌疑。
在以新华社记者访谈形式出现的山西省卫生厅官方回应中,对接种结果的回护尽管采用了太多的“省级专家组鉴定”,至少还有个“科学结论”的外形,而对是否存在高温暴露问题,否认可以说是一语带过,证据极为欠缺;对官方指定一家无资质公司经营疫苗,则没有任何正视。
山西省卫生厅的回应,很自然地又绝非不经意地,将卫生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捆绑在一起,称这两家机构都曾对山西疫苗工作进行检查,全部合格。但至少现在,卫生部监察局已表示当年调查并不涉及疫苗抽检鉴定。但此次,卫生部要求山西省卫生厅报告“新的监测情况”,隐约给人一种此前的问题已经终结的印象,需要的只是新情况。但即使这样一个要求,按山西省卫生厅指称报道不实的快速反应速度来看,恐怕也不能获得,山西何来新的监测情况可以报告?
山西省卫生厅努力表示疫苗没有形成祸害,即使结论真实,也不足以能够表示管理和经营没有乱象。山西疫苗问题,需要全面的查核,而不是被质疑者高谈阔论、夫子自道。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时报》和王克勤正面临巨大压力,压力可能不是来自于报道的真实性问题,而是来自于报道引起巨大关注后权力可能的反应。真相可能被扭曲,也可能被遮盖,可能只是部分地呈现,一切都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权力比舆论要强大得多,何况“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没有异常反应”,也是一个随时可以拿出来的事实。
现在,记者王克勤已经在呼吁有更多的媒体关注真相,并希望中央政府介入调查。解读其呼吁和希望后面的未尽之言,无非是感觉到事态的重大,并对一般性调查缺乏足够信任。基于疫苗问题牵涉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基于山西疫苗问题引起的国际国内反响,一个能够使真相充分呈现的调查是必要的。
任何一个调查,都隐含着对社会信任关系的考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例子,调查往往在权力利益的影响下,对社会信任造成巨大的损害,从而使人们唯有寄希望于调查的权力层次更高,调查的独立性、客观性仿佛与调查者的权力层级越来越关系密实。人们对权力的信任越来越寄托于更高级别,意味着人们对权力的不信任也上升到越来越高的级别,希望越来越在一线之间,权力体系可用的信任筹码几无所剩,但仍然能看到对筹码的挥霍。
山西疫苗是否需要启用信任的最后库存,这点库存又是否会再次被耗费,使用之后,成为人们认定“不值得信任”的新证据?无数双眼睛在注视!(刘洪波知名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