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市立医院骨科“出事”的消息蔓延开。知情人称,今年7月,“因涉嫌吃拿回扣,骨科有多名科主任、专家被检察机关调查。”21日,这名知情人称,“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闫传柱,骨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永志两人仍在接受调查”“涉案的还有骨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连亭”。据了解,闫、陈二人还曾经作为医院廉洁自律的典型人物。(10月25日《钱江晚报》)
权威医生拿药商与医疗器械厂商的回扣,的确不算新闻了。而大拿医药“红包”,涉案金额惊人的闫传柱和陈永志,竟然曾经是作为医院廉洁自律的典型人物,去感化和影响别的医生,这就有点黑色幽默了。闫、陈二人或许对此一点不觉得尴尬,反正一边捞钱,一边捞廉洁形象,两者并行不悖。因为“廉洁形象”的金字招牌,可以用来抵挡好一阵子反贿赂浪潮的武器。那么,他们两人是怎么获得这个荣誉称号的呢?原来两人曾经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上交病人奉上的“红包”,有的一个月内就上交了近万元。
显然,病人给的“红包”较之于“药品红包”来说,算少的了。两人由于平时吃“药品回扣”吃得过饱,肚子发胀了,才回吐出这部分“红包”,于是就获得了院方的正面肯定。这再一次清晰地反映出,我们当前对身披两张皮的名医收取医药“红包”的监管体系,要么空缺,要么虚设。他们不收“红包”、吐不吐“红包”、吐多少“红包”,这都得靠他们的职业觉醒。这是该引起反商业贿赂工作者的全面警觉了。是的,当前医生收药品、医疗器械回扣,已激不起公众太多注意力了,因为就在大家身边,此类镜头便频现,而事涉“回扣医生”的医院往往百般辩解,不会轻易缴械承认医生收红包。
缘何形成此等局面呢?原因固然较多,但根源还是相互之间存在利益输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长期护翼下,卫生监管部门与医院往往履行一道固有程序:“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走卫生部门和本院组织调查程序——保护医生就是保护医院——以期化解社会危机——平息似已点燃的民怨——最后往往还是不了了之”。如今,我们之所以对这样的程序不觉怪异,是因为大家知道“药品回扣”是一综合病症,它折射出的是我们的医疗保障体制上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药品管理一直疏于理顺,这客观上导致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到“药品回扣”的队伍中。
要惊醒迷途中人,就需首先拾起法律惩戒武器。当从法律途径从严顶格公开查处所有“回扣医生”,一个都不能放过,放过就是罪恶,是埋设新隐患。只有这样,才能反复拉高医生收“药品回扣”的犯罪成本,才能起到以儆效尤、震慑后来者的作用。从以前同类事件惩处疲弱来看,当前亟待启动由独立于人情与利益之外的权威机构进各大医院查处的程序,力避“老子查儿子、还是装样子”的究责怪圈。就菏泽市立医院这起回扣事件来说,我们应尽快启动司法程序予以严惩,并将其作为“负面标本”公开解剖,以期从面上起到警示作用。(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