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产妇被麻醉后在手术室等待剖腹产手术,医护人员不断给主刀医生打电话催促,但长达2小时迟迟等不到主刀医生,最后被告知孩子已经没有胎心音,确认已死亡。(10月15日中国新闻网)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然而一个离诞生仅一步之遥的新生命,却因为主刀医生的迟迟不来而未生先死,夭折于母腹之中。生命无法推倒重来,医院里头一招一式都人命关天,而从像郑州这家医院这个悲剧中,我却看到了四个字:草菅人命。
仁德仁术,悬壶济世,这是医者应有的境界。人们常说,进了医院,就是把性命托付给了医生。从这个说法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医生寄托了多少信赖和期盼。然而我们又怎么能够想象,一个鲜活的生命竟被医生扼杀了。除了那个主刀医生的麻木不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管理也让人怀疑:主刀医生未到,产妇怎么就先被麻醉?一个医生缺位,难道不能有人替补?在事故的后面,一是医德的缺失,二是管理的混乱。
近年来医界时有抱怨,认为公众将医院和医务人员妖魔化了。这个抱怨其实很偏颇。有疾在身,上医院求药问医,谁不想遇到既有仁心又有仁术的白衣天使而碰到不把患者当人的“妖魔化”了的医务人员?事实上,许多医务人员凭着双馨的医德医术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而有口皆碑。倒是一些草菅人命的医务人员,一些为拿“回扣”开“大处方”,不给“红包”就给病人颜色看的医务人员,当然还有只认钱不认人、没有钱就见死不救、为了钱要坑人的医院,自己就把自己“妖魔化”,又还要谁去“化”呢?
触景生情,更想到公众殷殷期待的医改。新医改中关于政府埋单的基本思路,赢得掌声一片,但医改不仅是要破解看病贵看病难,还要重塑医德。但现在的问题是,医改方案中又有多少保证医德的刚性措施?没有了机制保障,医德的有无多寡可以自由裁量,那么草菅人命的悲剧就未有穷期。(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