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网站14日全文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10年来的医改进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关心医改的群众在看完草案后一片惊呼,认为这份征求意见稿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本期,我们将以《新医改,你最希望怎么改?》为话题,刊登大家的心声。
如果去看病,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医生问,你是公费还是私费。医生为何要问这种问题?原来他们是根据“公”“私”来给患者开药的。
现在的医疗体制是医药不分甚至“以药养医”,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所在。这种体制对患者来说,有可能被医生开大处方;对医生来说,迫于生计或为完成医院下达的任务,不得不在开药的时候下“狠手”,多开高提成、高回扣多的药,无形中增加患者的负担。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医生在给患者诊治的时间比他们开药的时间要少很多。有的医生就这样说,给一个病人看病治疗费才几元钱,并没有体现我的劳动价值,何以要求我尽心尽力?而对外科医生来说,做一个手术,少则几小时,多则一两天都下不了手术台,然而手术费有多少?只占到患者医疗费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有的外科医生就自嘲说,自己动手术还不如一个理发师傅给人理发的收入高。当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其工作积极性当然会受阻,甚至滋生一些不良的习气。对于一些医生来说,拿红包、与医药代表同声出气,也就成了当下的“潜规则”。
要解决患者看病难题,遏制目前医院中存在的一些腐败行为,就要改变“以药养医”的这种现状,适当提高挂号费,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从而鼓励医生凭自己的医技获得相应的回报,而非通过开高回扣的药来获得奖金,只有让药品回归到它真实的价值,拿红包,得回扣等腐败行为才能无滋生的土壤,才能让患者真正得到医者的慈悲关怀,“医者父母心”才能成为更多医生的行医写照。
医改新方案的出台,让期待了2年多的老百姓终于看到了曙光。
医改新方案之所以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因为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这一方案一旦得以实施,有可能长期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的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可是不同阶层表达意见的能力是不同的,如公务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纸质媒体等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且有表达的欲望,善于表达,可是大多数的农民,却可能因为表达渠道不畅、参与途径有限而经常性地集体失语。
有专家认为,医改新方案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是中国最好的一次民主尝试”,全国有这么多人都在参与这个解决民生问题的里程碑式的事情,是造福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好事。
既然是一件好事就应该办好,因此,笔者以为,医改新方案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更要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如举行听证会、座谈会、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展开讨论等,不仅要让公众自由表达,更要主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以防忽视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心声和诉求,使医改成为少数人的“福利”。让最大多数的人参与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征求意见”中,不致使“征求意见”沦为热热闹闹的“表演秀”、专家决策的“障眼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使决策更科学、合理,更要使“征求意见”成为民众民主、科学的“启蒙运动”。
笔者抱着热切期盼的心情将新医改方案全文读完后,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此宏观的医改方案将如何与非常微观的公众愿望实现对接呢?
笔者认为,大众对于新医改方案的期待,往往总是很具体,很微观的。举个例子,倘若一个无钱医治的重症病人,能否得到政府救助?倘若一个自由职业者,什么时候能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再比如医患关系、药品价格等等。显然,面对这样一份如此宏观的医改方案,作为普通市民是很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的。试分析如下:
首先,新医改方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不懂”,虽然面面俱到,但总感觉缺少一些实质性的内容。笔者相信在本意上发改委不是要将征求意见的对象仅仅局限于专门研究医改问题的专家学者上,但如此宏观化的医改方案无疑间接设置了一个很高的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门槛,让大众要么有话说不出,要么也只能说些与医改方案本身似乎毫无关联的“废话”。
其次,宏观化的新医改方案另一个颇为值得担忧的现实问题是:容易在实际执行中发生扭曲变形。旧医改方案之所以不成功,不是方案制定和规划有问题,而是在现实执行中“迷失了方向”。
此外,宏观而笼统的医改方案,往往缺少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没有好的方案执行,再好的医改方案恐怕也无济于事,而美好的医改远景终究沦为纸上空话。
如果说眼下的新医改方案是一个豪华版,那么,笔者更为期待的显然是一个通俗版的医改方案,因为医生和患者之间,医生和医疗机构不用说是占强势地位的,因此,要想办法照顾双方利益,同时又能使双方平等对话。(国强)
当前,公众“有病不敢看、有病看不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最希望医改能彻底地解决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性问题。
俗话说,“黄金有价药无价”。买不起药、看不起病的现象始终像一座大山一样地压在老百姓的心头上。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民因为看不起病而深受病痛的折磨。回顾近几年来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却没有让农民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目前,政府以行政规划等各种审批制度垄断医疗资源,行政垄断程度越高,医疗费用就越昂贵,广大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就越严重,几十年来的行政垄断,使广大群众深受其害。
由医改到新医改,唯一的出路是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民资、外资办综合医院,鼓励专家下海办专科诊所,取消现行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用市场竞争来降低虚高的医疗价格。
政府的职责是监管、规范,将公共医疗财政投放到社区、农村基础诊所等基本建设上(包括人员培养和医疗设备配置),使政府办的非盈利公益医院真正做到按成本运营。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危重病人先救治后收费,对无钱医病的,可让其申领政府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保命救治。对于器官移植等医疗高消费,则让专科医院去承担,政府办的非盈利公益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实现社会医疗公平,使人人都享受到基本医疗福利。(世韩水家电)
某些公立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近年来时有媒体报道,广大百姓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切身感受,这也是某些公立大医院弊端之所在。
看病难,难到什么程度?排队看病咱就不说了,在某些公立大医院,病人做个手术,先要通过熟人介绍,然后才能安排一个大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地的病人只得先到医院附近住下来,再等候医院安排具体时间,住宿、吃饭等这些本不该花的冤枉钱就这样花了,至于看病贵,各种例子可以信手拈来。不久前,笔者的一位亲戚因感冒到某公立医院去看病,饱受排队之苦后,医生给他开了好几种药,五花八门,回来吃了很小一部分,感冒就好了,其它的药现在还扔在家里。
众所做知,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医疗资源有限,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大医院,人们普遍认为大医院治疗条件、治疗水平更好,于是,很多人看病都往大医院挤,把大医院给捧起来了。在这种状况下,某些大医院自然就牛气冲天、服务态度也就让人难以恭维了,至于多开药、看病贵等问题,则是经济利益使然,某些大医院走市场的路子,就想着赚钱,个别医生在为医院赚钱的同时也在想着为自己赚钱,没把病人的难处放在心里,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消除公立大医院的弊端?首先,公立大医院不能再纯粹走市场的路子了,在给予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应使其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公益性质,让没钱的人也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其次,应大力发展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后,看病的人就会从公立医院吸引、分流过来一部分,这样就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最终实现“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毅勤)
不少市民认为医改《新方案》是一篇空洞无物、没有具体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官样”文章。笔者认为,“医改”要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就必须出台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措施。措施之一,就是国家要加大投入,认真建设好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院。
目前为什么老百姓宁愿“排长龙”,也要“挤”到公立大医院去看病呢?就是因为好设备、好医生都高度集中到了大医院。身体有病,要到公立大医院诊断、检查、打针、吃药才放心,而社区医院设备差,医疗水平低,老百姓“信不过”。有些病人到社区医院检查心肝、肾、肺的功能之后,再到公立大医院复查,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个别病人吃了社区医院的药之后,病情急剧恶化。这种情况导致不少市民平日有病宁愿麻烦一点也要找大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为了有效地改变社区医院的现状,国家应当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不应把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到公立大医院,要给社区医院“分一杯羹”,聘请高水平的医师坐诊,购置一定数量的现代化设备,把社区医院办成老百姓“信得过”的“放心医院”。
办好社区医院不但可以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近看病,而且可以协助街道居委会做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工作,让老年人在社区的关心和扶持下安度晚年。目前,蓬江区有些社区医院有心搞好为社区病人“上门看病”的工作,但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做起工作来困难甚多,急需给予扶持和帮助,因此,在医疗改革过程中,我们绝不应忘记办好社区医院这件工作。(卓世明)
新医改方案一出来,立即引起市民广泛的关注。在众多条例中,最让笔者关注的莫过于社区首诊制了,即通过提高报销比例等手段,鼓励有病先去社区医院,实行社区首诊制。
去大医院看病要排队,即使看个小感冒也得耗上老半天,估计是不少市民的烦恼事。社区首诊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烦恼。简单说就是,病人生病后首先到社区服务中心治疗,治不好再转诊至大医院,康复期再回到社区医院。社区首诊制在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实施,在我国却遭遇尴尬。君不见,基层卫生站长期空置,大医院人满为患。
为什么老百姓情愿跑更远的路,花更多的钱,还是扎着堆往大医院跑呢?当然,这与老百姓的就医观念存在很大的关系,往往认为大医院才可靠。究其根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根深蒂固的就医观念并非来得毫无道理。与大医院相比,基层医疗体系相对薄弱,缺少先进的器材、优秀的医生。没有足够的条件,光在口号上倡导首诊制效用甚微,老百姓不会买账。老百姓看病,无疑希望看好病,如果社区医院医疗水平大幅提高,老百姓自然愿意回到社区首诊。目前,我市育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一个活教材,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服务水平,该社区服务中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就诊。该中心还通过与市区几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市民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观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笔者认为,新医改方案如果能有相关政策,吸引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到农村工作,将对真正实施社区首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