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特约评论员杨涛认为,频繁依赖于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来保障事件调查的公正性,是法治社会的“痛”,明智的政府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促进每次调查程序和结果更加公正,减少对于“第三方”调查的依赖。。
【新民网评】近日,一则题为《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的帖子引起关注。帖子称,一名5个月大的患儿,因患眼眶蜂窝组织炎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医生是因为玩游戏而失职。11月12日,事件最终调查结果公布: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前期调查中,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南京儿童医院12人受处分。(《扬子晚报》11月13日)
整个调查简直像在上演一出荒诞剧。就在11月10日,南京市卫生局的相关通报就称,“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对该患儿血常规的异常指标未能及时探究的不足。但是,医院针对蜂窝组织炎的治疗相关措施已实施,抗菌素使用得当,对患儿抢救措施是合理的”,并且,“不存在医护人员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仅仅过了二天,调查结论就截然不同了,“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在此次事件前期调查中,值班医生隐瞒事实真相,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并且,医生当时确实是在玩游戏。
两次调查结果完全不同,奥妙就在于调查组的成员不同。第一次的调查组由南京市卫生局的成员组成,其中又是以当事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为主,这样的调查结论可想而知;而第二次的调查组阵容庞大,由14人组成,当中有4名是南京市卫生局主管部门工作人员,5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1名网民代表,1名计算机专家,2名省级综合性医院医疗专家,1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所以,第二次调查结论,不但患儿的家属同意,就连最挑剔的网友也“无话可说”了。
兴许是已经品尝到媒体记者、网民介入调查给恢复政府公信带来的巨大益处,当有记者问“以后在处理医患纠纷的时候,会不会延用“第三方”调查的方式?”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回答称:“新闻媒体提前介入到行政机构调查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采用。”我赞赏媒体、网民介入的这种“第三方”调查保障公正的巨大作用,南京这起事件正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虽然民主选举、民主投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主要方式,但是,仅仅于此,还不足以完全说公民充分行使了民主权利。公民选举出的官员也可能背离当初的竞选承诺,因此,现代社会,也以诸如立法听证、媒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拓宽公民参政的渠道,拓展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在一些社会影响特别大、民意汹涌的案件中,政府为了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吸收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特定的调查组,一种拓宽民主深度和广度的手段。
在我们这里,情况有些微妙。由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的调查组,似乎成为保障公正调查的唯一因素了。举凡一些网络事件、社会影响大的事件,甚至是司法案件——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贵州的习水案、杭州飚车案、邓玉娇案,网民无一不是要呼吁成立由网民、社会人士、媒体记者等中立人士组成或者参与调查组,进行调查,而当地的纪检调查组,上级机关的调查组,从形式上讲也算是中立的调查组,但只要是官方性质的,其调查程序、调查人员组成和调查结论,无一例外受到质疑。似乎只有那种包括网民等参与的非官方人士(并且不能受到官方的控制)的调查才会有公信力。
这显示出政府的公信力在严重地流失。按理说,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政府本身也就是公民选举产生,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政府也要服务于人民的利益,那么,政府的调查组,也寄托着人民的厚望。即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与被调查人存在利益关系,但上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能给公民信任感,但现在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似乎并没有这种公信力。政府的调查往往是马虎的,走马观花似的,如此次患儿家属的律师所言,以往的医疗事故鉴定“医学专家只看病历,他们不会去到医疗事故现场,不会管事故是否与当事医生玩游戏有关”。政府官员唯上不唯下,政府部门利益化,政府官员相互袒护,是这种蜻蜓点水式调查的根源、也是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根源。
另一方面,让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的“第三方”调查成为一种常态,试图依赖于他们来保障公正也是不现实的。每一起案件引发争议,都要动员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这是需要大量的成本,这种调查的常态化,其巨大成本将是社会不堪之负。另一方面,一些事件,特别是司法案件,需要专业化、也需要保密性,是需要特定的人员参与调查。正如“躲猫猫”事件的网民调查组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一样,一些司法案件确实其专业性不是普通人士所能承担,而且,由此引发的“舆论审判”也值得关注。
频繁依赖于媒体记者、网民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来保障事件调查的公正性,是法治社会的“痛”,明智的政府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促进每次调查程序和结果更加公正,让每次调查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减少民众对于“第三方”调查的依赖。当然,如果政府做不到这一点,要求大量进行“第三方”调查的呼声就有合理性,我也支持这种呼声。(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