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晚报推出的‘寻找身边的小处方医生’系列报道,用小视角关注民生,值得推崇。”市人大代表、江津区人民医院院长朱耀明说,“小处方医生”应该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他建议,我市尽快实施疾病治疗流程“标准化”制度,让市民看病享受真正的高效低价。
朱耀明说,“‘小处方医生’受到市民热捧,其核心就在于他提供的医疗服务达到了在保证疾病治疗基础上的高效低价。这也是现行医疗体制下,市民对医疗服务最大渴望和期待。”
他认为,疾病治疗流程“标准化”,就是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这样的医疗服务,实际上就是市民需要的“小处方”。
朱耀明说,去年底,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对100多种常见、多发、慢性疾病实行治疗流程“标准化”,并在多个省市试点。所谓“标准化”,即是针对某种疾病制定标准诊疗流程,其中包括适用对象(某种疾病)、诊断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般治疗、消除病因或诱因、药物治疗)、标准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和药物治疗方式选择、出院标准、变异及原因分析等,都进行严格规定,目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控制医疗费用。
朱耀明建议,我市应尽快推进这种“标准化”就医模式,控制医生不合理用药和检查,以及拖延治病时间等不良行为,最大限度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说,卫生部确定的“诊疗标准化”试点城市中没有重庆。我市推进“标准化”,还得等待试点结果,按照卫生部的部署进行。
该人士说,近年来,市卫生局在我市10多家市级医院和区域中心城市医院推出了阑尾炎、剖宫产等单病种限价。单病种限价,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某种疾病设定治疗“标准化”,从廉价高效的角度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但由于患者治疗期望值、并发疾病、患者自我要求太多等问题,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过,该人士表示,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我市将继续推行。
不过,包括江津区人民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都表示,将在近期推行疾病治疗“标准化”,让市民看病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12元,好划算。”昨下午,沙坪坝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岁的王群婆婆接过护士递来的药品时,满脸微笑。
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主任说,中心医疗收费价格之所以便宜,主要是沙坪坝区采取四项措施有效控制了“大处方”。
沙坪坝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这四个方面包括:全区11个区属一级医院和镇卫生院全部转型为全额拨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医生不再有生存担忧;按照“全面预算、控制成本、体现公益”的要求,全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收支两条线”,切断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卫生服务机构经济收入的直接联系;打造信息平台,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实时监控;全区全面实行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
“所开处方超过100元时,医师还要征求病人意见。”该负责人称,对于价格较贵的检查,医师也要对病人解释检查目的,并询问病人是否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