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接触不到费用的,所以一直不知道患者花了多少钱。但是对于过重的治疗和过度检查,我较早就感觉到了。”王雪原说,“这个患者最初的治疗强度确实很大,但一直持续这样高强度的治疗是不恰当的。”
王雪原最早确信中间有问题,是在7月末。他回忆,7月末的某天,恰好是他本人值班,值班期间发现患者的自备药“克赛思”(音译)没有了。于是他给患者家属打电话。患者家属在电话里说:“不会啊,应该还有两支。”
“对于自备药,患者家属都知道每天用多少量。但是我去查,确实没有了。我回忆了一下,应该还有,当时就觉得出了问题,于是提醒了院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但是她没有在意。”
就是从这时开始,事件一步步放大,直至最终爆发。(相关文章见A2、A3)
王雪原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哈医大二院”)工作了4年。在他看来,哈医大二院是一家实力非常强的医院,“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医院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最主要的就是监管缺失。”
王雪原认为,这种监管缺失主要体现在对医院高层、主任、护士长的管理权力的监管上。“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财务制度相当严密。但是在哈医大二院,护士长、主任这样没有财务资格的人,却每天都在进行着会计的工作。”
让王雪原不可理解的是哈医大二院对事件的调查。他回忆说:“医院成立调查组后,我在第一次谈话中讲了真话。之后,他们就不再找我调查了。我发现,整个调查都是于玲范主任在起主导作用。本应该是被调查对象的人却成了调查的主导者,这个是有问题的。”
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医嘱上的签字并非他本人所签,“只有25%是我签的。”
“在决定接受媒体采访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个心理准备。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把事实说出来。”王雪原对记者表示。
自从接受媒体采访后,王雪原说他的同事们对他基本上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支持,而且是非常支持。第二种说他是“汉奸”,是哈医大二院的“叛徒”。第三种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关于哈医大二院的态度,王雪原说:“他们不认同我说出真相的行为。但是我觉得,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问题还要掩盖。”
王雪原认为,自己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压力很大。而是否还能继续从事医生职业,“取决于自己还想不想”,“如果环境继续这样,我就会选择放弃。”
至于能不能留在哈医大二院工作,他说“现在还很难回答”。
“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即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希望能尽快给公众一个完整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情,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进步。”王雪原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