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诉讼时效应注意一般诉讼时效(2年)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
(2)具体操作方法:1对于债务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诉讼时效尚未到期的讨债事宜,可先“礼”后“兵”;2注意“诉讼时效中止”的运用;3在诉讼时效期间即将届满时,债权人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行使权利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转被动为主动;4正确适用“诉讼期间的延长”;5另辟蹊跷,实现权利请求。
(1)优点:1防止债务人转移、挥霍或隐匿其财产,为债权人实现权利和创造条件;2督促债务人自觉清偿债务;3辅之以诉讼手段,确保债权人实现权利。
(2)适用条件:1申请诉前保全的主体;2申请诉前保全的事实根据;3提供担保;4在法定期限内起诉。
(3)应注意的问题:1债权人在申请诉前保全应密切注意债务人对其财产的“处分”动向;2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权利请求,债权人不应申请诉前保全;3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行使起诉权;4申请人无力提供担保时,可直接起诉。
(1)优点:1防止债务人隐匿、转移或出卖应属执行标的物的财产;2使债权人掌握讨债的主动权,置债务人于“被动挨打”的境地;3与执行程序相衔接,确保债权人实现权利。
(2)适用条件:1只有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诉讼,才能适用诉中财产保全;2实施诉中财产保全的理由是: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3在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申请人必须向受案人民法院提供财产担保或担保人担保。
(3)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申请诉中财产保全的时间;2无力提供经济担保的债权人应在提出诉中保全申请的同时,向人民法院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3人民法院实施诉中保全措施后,债权人并不排斥用诉中和解、诉中调解或诉讼外调解等方式解决债权债务关系;4债权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时。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1)适用“先予执行”的具体条件: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2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权利人的生活或生产经营;3被申请人具有先予履行义务的能力。
(1)适用条件:1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案件,必须是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案件;2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对待给付的义务;3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4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时,应提交申请书;5债权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1)适用条件:1申请执行人应是生效法律文书中的债权人或实体权利人;2申请执行人必须具有执行根据;3申请执行人应当在法定的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提出申请;4申请执行人应向有管辖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5债权人据以申请执行的理由应是:债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或拒绝履行义务。
(2)应注意的问题:1及时申请、避免“失权”;2“王牌”在握,逼其就范;3积极配合,确保效果。
(1)债务人隐匿财产的方法:1就地隐匿;2异地隐匿;3随身隐藏;4利用假合同转移或隐匿财产;5利用假案,转移财产;6利用暗库或暗户头隐匿财产;7虚设债权,实为匿财。
(2)法律对策:1及时申请执行,为搜查的实施创造条件;2对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移交执行,且未采取执行措施的,发现情况及时通知法院;3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债权人也不应掉以轻心;4为使人民法院搜有所得,查有所获,债权人应积极提供搜查线索。
(1)强制拍卖应注意:1强制拍卖的执行机构;2强制拍卖的条件;3强制拍卖的前提;4强制的限制;5强制拍卖的准备;6强制拍卖的实施;7直接清偿。
(1)国内民事诉讼中的委托执行:1委托执行的前提;2委托执行必须向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或者向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出;3委托执行的依据;4委托执行 只能由人民法院进行;5符合委托执行条件;6委托执行的具体程序;7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按照生效法律文书的规定和委托人民法院的要求执行.......
(2)涉外案件中的委托执行:1债权人欲进行“域外讨债”,也即申请承认和执行我过法院的裁判时,应遵循我国相关的程序;2债权人申请承认和执行我国涉外仲裁裁决时应当遵循我国相关的程序和规定。
(1)准确地说,是讨债人利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交流,通过与债务人建立某种信任、友谊和支持,造就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达到讨债目的的讨债方式。
(1)具体的几种方法:1走夫人(或丈夫)路线;2走情人路线;3走好友路线;4走亲属路线;5走客户路线;6走下属路线。
(1)债权人借助自己手中或第三人手中的权力对债务人实施强制或变相强制,通常是实现债权
(1)即利用对手的弱点或进行要挟,或釜底抽薪,迫使对方就范,帮助债权人讨回欠薪的方法。
(1)就是利用群众的“人口优势”,对对手造成某种声势和影响,使债务人害怕影响太大而不得不还款的方法。
(1)讨债人采用软磨硬泡的“战略”,对债务人实施“纠缠”,以讨还债权的办法,可称为纠缠讨债法。
(1)讨债人以自杀、自残或者其他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1)债务人拒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或讨债人)以损害对方名誉的方式变相强迫债务人。
(1)是指对那些情节严重,后果极坏的逃债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予以揭露和批评,以达到讨债目的的方法。
(1)讨债人应冷静分析双方问题以后,找出于自己有利的东西进行诡辩,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