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获得“钟鼓奖”一等奖的作品《了歌》,被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反映称结尾的旋律很像系主任何A在2006年出版的专辑《七日谈》中的一首同名歌曲。而且,《了歌》的作者宋歌不仅是作为比赛评委之一的何A曾经带的研究生,更是相处多年的情侣。
反映者认为,作为存在特殊关系的评委,何A在打分时应当回避,但事实上,何A依然参与了打分。这使得比赛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于是,“钟鼓奖”又掀起了第二场风波———抄袭丑闻。
经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桑桐与名誉教授朱A反复对比,两人均认为《了歌》属于抄袭作品,违反了“钟鼓奖”章程的规定。
“钟鼓奖”组委会最终决定,要求宋歌自行退出赛事,退还奖金、奖状。本次赛事大奖空缺。
据了解,时至今日,这项决议依然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得到履行———16万元的巨额奖金以及奖状仍在宋歌手中。
对于为什么不执行组委会的决定,何A向《法制日报》记者明确表示,他不认同组委会的决定,因为“钟鼓奖”章程中规定“评委会对比赛的评定为本比赛不可改变的最后决定”。所以,他认为,组委会没有权利撤销一等奖。
甚至在何A看来,作出“撤销”决定的“组委会”根本就不能算是组委会,“因为比赛的组委会应在比赛结束时就自动解散了,而‘钟鼓奖’早在2007年10月30日就落下了帷幕”。
对于参赛作品《了歌》被指抄袭,何A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坚持认为,参赛作品只是普通的引用。“引用是音乐创作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手法,就跟大家写作文引用唐诗宋词一样常见。”何A说,他曾经在各种国内外作曲比赛中担任评委,参赛作品中存在引用的现象俯拾即是。
而对于大家质疑的他与宋歌的关系,何A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比赛章程里并没有规定选手与评委有着怎样的关系就不能参赛。并且,在他看来,在音乐类的比赛中,很多选手和评委都会存在师生关系,“这是很正常的”。
抄袭丑闻尚未平息,如今又横生一桩名誉侵权案;“钟鼓奖”的涉及人员各有说辞,上海音乐学院方面则态度模糊。这不免令人担忧———“钟鼓奖”风波,究竟闹到何时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