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医学理论的进步,还是临床诊治技能的提高,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及对人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世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创新,而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黄帝内经》的成书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但《内经》一书,即是在汲取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的。据考据,《内经》一书所引证的古代医著就有二十余部。如《素问。玉版论要篇》说“《五色》、《脉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马莳注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俱古经典名。”顾观光亦云“马注‘俱古经典名’,其说是也。”(《素问校勘记》)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多宗《内经》之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如《难经》在继承《内经》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对奇经八脉的循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并指出了“奇经之为病”(《难经·二十九难》),发展了《内经》经络学说的理论。
汉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临证经验,“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原序》),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金元四大家,在继承《内经》及前人理论的前提下,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气候特点,以及各自的临床实践,各立新说,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代医家赵养葵,根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一语,进行推论,认为人体十二官之外,别有一主,“愚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创造性地提出了肾间命门说,发展了中医命门学说。
温病学说的形成,亦是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元医家等关于“热病”认识的基础上,由明清医家结合各自的临床诊治经验,不断总结、归纳,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中医学发展史是一部不断继承创新,由此推动中医学不断前进的历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突破与发展,继承则是对创新的扬弃与延续。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发展。没有继承,中医学不能延续,创新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中医学将无以发展,只能循环往复,停滞不前,只有充分的继承,才不致割断历史;而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