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过食肥肉甜食,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成内热,消耗津液为渴症;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耗津液引发消渴;房事不节,恣情纵放,肾虚消耗,气不化水,故小便多、消渴;或热病燥热所致伤阴引发消渴。消渴病病程迁延,多见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上述各种原因引起阴虚燥热,导致本病。病变波及三焦、五脏六腑、气血阴阳。
轻型病人可无症状,仅有体态肥胖,偶尔饮食后有少量尿糖。中型病人有典型的症状,夜尿可达3~10升,检查空腹血糖可在200~300mg/dl,患者可由于开始多食而发胖,以后逐渐消瘦。重型病人可在15岁以前发病,早期生长较一般儿童快,但发病后逐渐迟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起病快而症状显著,空腹血糖多在300mg/dl以上,易继发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病人日久而重者可引起头痛,失眠、视力减退、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性机能减退,甚则发生烦渴、目眶内隐、呼吸深快、神志昏迷、血压下降、脉细欲隐之危象。
1.肺热伤津(上清)者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咽干灼热,食量如常,小便多色黄或有甜味,舌红可津,舌苔薄,脉细数。
2.胃热炽盛(中清)者口渴多饮,多食易饿,形消体瘦,小便频数,大便燥结,舌红舌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3.脾胃气虚(中清)者渴饮不多,面色萎黄,体乏无力,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即馁,或浮肿,大便稀溏,舌淡脉弱。
4.肾阴亏损(下清)或阴虚内热者,尿频甚多,如脂膏,味甜;口干舌燥,或渴而多饮,五心烦热,头昏乏力,遗精失眠,舌红,脉细或细数。
5.阴阳两虚(下清)者,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尿少,或五更泻,舌淡黄白。
6.上述症状可加血淤,面有淤血,头痛肢痛,肢麻不遂,胸胁痉痛,月经血块多。
7.阴阳欲绝,多见虚重病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病症见神志淡漠,迟钝,木僵,嗜睡,神志昏迷,呼吸大多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脉细微欲绝。
让患者俯卧,施术者用双手拇指着力,反复按揉脊柱两侧夹脊穴及膀胱经五脏六腑俞穴。烦渴多饮者重点按揉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饮食者重点按揉胃俞、脾俞、肾俞、对多尿者重点按揉肺俞、肝俞、肾俞;膀胱俞。然后让患者仰卧,先用手掌着力做胸腹推揉按摩反复3~5遍,再用手着力,按揉震颤膻中、鸠尾、中脘、梁门、期门、章门、神阙、气海、关元、天枢、中极等穴。一日2次,每7天一疗程。
避免五志过极,调节神经精神,乐观处世,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标准体重,防止肥胖,控制饮食,勿恣肥肉、甜食,不过饱,忌酒烟,不吃水果或少吃水果,节制房事,注意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并发症,坚持长期的良好的治疗控制,以预防糖尿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