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和储藏:栽种当年9-10月收获。以后每年收获两次,第1次在6月,第2次在9月。用镰刀割取,留茬10cm左右,以利萌发。割下的全株,除去杂草,用水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或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因种有硬实性,一般硬实率为40%-90%,播种前需用砂磨3-5分钟或在80-90℃热水中浸2-3分钟,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2.2.扦插繁殖:因种子很小,不易采集,苗期生长缓慢,故生产上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南方在5-6月,北方在7-8月植株生长茂盛时,将匍匐茎剪下,每3-4节剪成一段,作为插条。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约20cm开浅窝,每穴栽插2根,入土2-3节,露出地面1-2节,用上压紧,然后盖拌有人畜粪尿的重土1层,约1.5cm厚。扦插后,如天旱无雨,要浇水保苗,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在发出新叶时,要施清淡人畜粪水1次,如有缺苗,要及时剪取较长插条补苗,蔓长20cm左右时,中耕除草1次,培土1次,并追肥1次。每1hm(2)每次施清淡人畜粪尿15000kg左右。在秋季收获后,也要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每年3-4月及每次收获后,都进行中耕除草和追人畜粪尿1次。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蛞蝓及蜗牛,可在早晨撤生石灰粉防治。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纤维。髓常成为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栅栏组织常1列,稀2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主脉1条,于下面明显凸出。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侧脉小,不发达。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1070 μm,基部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
2.抗炎作用 金钱草50g/kg及其总黄酮及酚酸物3.75g/kg腹腔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对注射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