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原油贸易人士坦言,2014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原油市场供应加大,相对需求增加程度偏小,导致现货市场价格偏低,且到处都是贴水(供应方为增加市场竞争力调整升贴水值)。即相较于长协,2014年下半年以来现货市场直接采购原油更具优势。
因此,虽然长协没有亏,但是如果把2014年1月与2015年1月的国际原油价格类比,企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那么,相关企业有没有可能通过相关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
据了解,在不同的原油价格周期内,大型贸易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规避的策略亦有不同。有大型石油公司人士对记者坦言,如果市场为上升势,那么石油企业通常会进行保值锁定成本,但如果是下跌市场,企业的操作则偏保守,更多地是被动接受下跌。
在他看来,所谓保值,其实是双刃剑。通常情况下,如果在上升的市场中,作为进口商,企业通常在进口原油现货的同时,在新加坡纸货市场进行买入套保,锁定成本,以避免因现货价格上升造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新加坡纸货市场属能源类衍生品市场,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等均利用该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不同于期货场内交易,该市场是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交易会员门槛相对期货市场更低,交易机制更加灵活。
如此,若未来现货价格上涨,那么新加坡纸货市场上的期货对冲操作可以平抑价格上涨风险;相反,若未来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那么纸货市场的交易则发生亏损,但因现货采购成本随之降低,同样可以冲抵损失。
这位人士进一步解释说,在现货采购的背景下,如果进行纸货卖出交易,那么当价格向下时,固然可以赢得收益。但如果价格出现向上调整,则会出现现货采购成本增加,纸价市场亏损的双重压力。这是投机交易。
据证监会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不能进行投机交易。
某国际期货市场机构人士同样印证了上述观点。他对记者表示,即便不是国有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时同样不会把采购头寸进行100%履盖,以防价格方向出现逆转带来的市场风险。
对于惯常意义上的国家采购而言,采购的同时也会有国家补贴,进口企业也因此回避了经营决策风险,而其参与衍生品市场对冲与否则作为企业的商业策略,并不为外界所知。
参与中国大宗商品长协贸易谈判的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长协的采购行为需要有战略眼光,要在一个经济周期内考虑问题,而不是仅看到短期价格升降带来的相对收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