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预防医学部副主任、体检中心主任刘宇英介绍说,很多人至今仍对此存在误区,认为常规体检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不可能得癌症,“实际上常规健康体检的项目,只能在检查项目涵盖范围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慢性疾病及少部分肿瘤,所以用健康体检代替防癌体检是不全面的。”
她进一步解释,常规健康体检如血压、心电图、胸透、生化等检查,目的在于用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估;而防癌体检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症状的情况下,通过肿瘤防治的专业医生采用专科方法和技术进行全身排查,目的是发现早期肿瘤或检测受检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预防肿瘤发生。
记者走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里有好几个工作站——体检超声工作站、心电工作站、放射影像工作站、内窥镜工作站、病理分析工作站等。
刘宇英介绍说:“到目前为止,肿瘤都有经过医疗实践证明有效的诊断方法,不同的肿瘤类型需要不同的检查方法。比如,实性脏器的肿瘤检查、需要影像学的检查、空腔脏器需要内镜检查、体表肿瘤需要触诊或超声检查等,这都可以在这几个工作站内完成。”而工作站中躺着的几个“大块头”,如短磁体大孔径核磁共振(MRI)、64排128层低剂量CT、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彩超等设备就是医生在检查时的好帮手。
在参观64排128层低剂量CT时,正好有一位体检者正在检查。“这种CT扫描1周仅需0.35秒钟,可以采集到128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1秒钟可以扫描一个器官,5秒完成心脏检查,10秒钟可以扫描完全身。”刘宇英说,这种仪器在早期发现发病率第一的肿瘤——肺癌方面十分管用。
记者还发现,防癌体检设有不少个性化的套餐,“可根据每个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史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比如女性套餐中会含有针对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的检查项目,男性若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的,防癌体检中会设计有针对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体检项目。”刘宇英认为,4类人群最应该定期做防癌体检:肿瘤高发地区人群、常与致癌物质接触的人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患有癌前病变者。
近期北京市卫生局推出的《北京市常见肿瘤基础体检项目指引》,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参考。该《指引》把女性肿瘤体检的筛查以45岁作为分割线、男性以50岁为分割线。
不过,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廖振尔认为,筛查年龄还需提前,“我认为女性、男性筛查年纪都应提前到40岁,有条件的女性35岁就可以进行防癌体检。”而针对广东高发的癌症,他还将鼻咽癌标志物的检查加进了该中心的指引中,“此外,由于广东是肝炎大省,也是肝癌大省,我们还建议广东人进行甲胎蛋白(AFP)加癌胚抗原(CEA)加乙肝两对半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