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14日,安硕信息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有市场人士猜测,由于近期已有*ST博元因违法行为被确定终止上市,安硕信息高管、大股东迟迟没有进行增持,一定程度上或与退市风险有关。对此,安硕信息公司人士不置可否。
本报记者也了解到,2015年6月份A股发生大幅震荡之时,许多上市公司响应证监会号召,相继公告大股东或董监高计划或承诺增持,但是近期却仍有中利科技、利尔化学、天龙光电、方大特钢等多家上市公司未曾兑现增持诺言,并且频频发布延长增持期限的公告。
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在表示无法实施增持计划的同时,却积极减持手中股份的做法,引起了许多投资者质疑。其中,荣安地产实际控制人王久芳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合计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计划还未实施,荣安地产控股股东荣安集团、实际控制人王久芳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怡心就已经计划3月1日起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总股本5%~30%的股份。而对于增持“放鸽子”的原因以及未来是否还会增持,公司也均未公告说明。
实际上,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雷声大、雨点小”这一现象已经广受诟病。有投资者表示:“证监会对此没有强制,维稳本来就是靠自觉完成,不少公司想浑水摸鱼,增持最终可能会不了了之。也许现在股市稳定了,监管者不会去追究增持有没有真的完成,但我们投资者却是时刻关注着增持利好有没有兑现。要知道公司的前景究竟怎样,大股东、高管的行动是最可靠的情报。如果他们不增持了,我们还信不信公司有好的前景呢?”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作为公众公司,其做出来的承诺可以用“一诺千金”来形容,否则,随着投资者的质疑声越来越高,伤害的将是企业的信誉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尽管不愿意增持,但上市公司也不想直接终止方案“打脸”,只得放缓审批流程,或是暂时不进行增持。一旦市场再度下跌,那时再回购,既可以履行承诺,也可以维护股价,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这种做法是否有违相关法律或者契约精神呢?某证券律师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公告只是标明了增持期限,对于增持价格则大多数的表述是“择机实施”,这个增持机会则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因此还不能将其定性为违约。即使上市公司最终拒不增持,中小投资者也很难以此违约进行维权,毕竟这种承诺拒不执行的情况究竟对市场影响多少,投资者又有多大损失,界定和理赔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