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启动编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时,全系统都在关注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瞄准世界新闻出版强国,将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复苏、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时,都纷纷将发展文化产业置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和增长方式初具雏形,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普遍进入高速发展期;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壁垒的逐步破除,文化产业在西方国家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25%,日本达到20%,欧洲平均在10%~15%。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势如潮涌,产生了一批超级跨国文化企业集团,其中一些著名的出版传媒企业集团乘势而进,取得了令人震撼的业绩,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新闻出版业发展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新闻出版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大,而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为扩张其国家利益、维护其国家安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从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到2009年,我国日报年出版总量达到440亿份,出版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发行总量最大的报业市场;图书出版品种27.57万种,销售额1456亿元,仅次于美国;印刷复制业总产值达到5746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位;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年增长50%以上;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我国已当之无愧地进入到世界出版大国行列。但与世界强国相比,无论发展规模、发展格局,还是发展方式、发展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规模还较小,总产值和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还不大;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内容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新闻出版的国际传播力还不强,对外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不多。这些都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需要、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世界上一些国家与我国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及时跟进和强大支撑。特别是要通过发展繁荣新闻出版业,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在宣传真理、服务人民、传承文明、普及知识方面的独特作用,以此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升经济发展和经济产品的文化含量、精神品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同时,以此增强新闻出版的传播力、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中宣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阐释和表达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抵御西方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弱化图谋,在意识形态方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条件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十一五”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新闻出版产业投入持续增加,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条件二,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并制定了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新闻出版业破解深层次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
条件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积淀了深邃厚重的精神宝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推进,为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条件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性和个性化,使文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催生了新兴业态的迅猛发展,为产业的发展繁荣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条件五,文化体制改革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破除制约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了新闻出版生产力和创造力,智慧的中国人民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精神空前振奋,一定能在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里增加当代中国人的实践创造成果和传世文化珍宝。
到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要使新闻出版业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有利于新闻出版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形成科学合理的新闻出版产业结构,传统新闻出版产业基本完成数字化升级转型,新兴产业形成良好经营模式,在世界出版传媒产业的市场份额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是形成能够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新闻出版产品的生产机制,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务供给能力;
三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突出的骨干出版传媒企业;
四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创新体系;
五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新闻出版大市场体系;
六是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体制机制,“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主流媒体在国际的传播力显著增强;
七是形成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到位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
八是形成一批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的高素质新闻出版人才队伍。
2010年,必须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定的任务,同时必须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总署已经启动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本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部署和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指标体系的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在各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规划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真正体现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要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努力将更多的新闻出版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增强“软实力”,要用硬功夫。我们讲“软实力”是与经济、科技、军事这些物质力量相比较而言的,其实“软实力”是战略力量,刚性是非常强的。像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儒学、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一些思想文化形态的东西,几千年、几百年都在起作用,战争和武力都解决不了,甚至人的肉体消灭了而思想永存的例子比比皆是。毛主席也讲过:一篇革命文章能抵十万大军。这就是说,用兵器武装一批人是容易的,用先进思想武装一批人是艰难的。因此,增强“软实力”,要用硬功夫。为什么这样讲?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改变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是属于理想、信念、追求等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不下功夫能深入进去吗?而这些又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地长期展开工作。
第二,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同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观念决裂,在人们心灵中确定一个判断价值的尺度,这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环境中谈何容易?更何况国际国内价值观的斗争亦激烈复杂,不下功夫、只靠一些表面文章能树立起来吗?当然不行。
第三,要创造出能够影响世界文明进步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创造、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必须要调动全民族的创造精神,集中当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攀登世界科学、学术、文化的高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尽心竭力地去创意、创新、创造,这是民族自主的真正的“硬功夫”。
第四,传播载体、传播技术、传播能力本身就是物质创造、技术实力,是硬上加硬的东西,实力上不去,传播力就上不去。我们的新闻不能影响世界,我们的出版产品不能主导国际市场,我们的文化精神不能左右世界文化进步,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的传播力不强造成的。我们必须要下功夫打造我们的文化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工程、名牌市场,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尽快融入到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中。
推动新闻出版向强国迈进,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是决定性因素。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机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新闻出版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深入学习和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做到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扎实、清正廉洁。领导班子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当前,要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不断深化对科学的新闻出版发展理念的认识,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新闻出版工作,以科学制度保障新闻出版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新闻出版工作。特别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在领导和推动新闻出版工作中,努力提高统筹新闻出版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努力提高统筹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能力,努力提高统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统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的能力,努力提高统筹新闻出版产品国内需求和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能力。
要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要求,大力推进新闻出版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监督管理、扩大民主、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要认真做好新闻出版系统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要学习贯彻总署直属机关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两手抓、四同步”的工作要求和“一岗双责”的制度要求,增强抓党建的意识,落实抓党建的责任。
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队伍、靠人才。要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把服务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作为干部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向,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新闻出版系统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要健全干部培训体系和实践锻炼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和锻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继续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媒体管理和经营人才、外向型复合型高级经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继续实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工程,进一步发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按照职责明确、执行有力,上下协调、政令畅通的要求,切实加强机关建设,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集中力量研究一些事关新闻出版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凝心聚力解决一些制约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提高新闻出版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要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强化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自身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主体分明、职责分明、优劣分明、奖罚分明;要通过强化督查机制,盯住那些不落实的人,抓住那些不落实的事,使那些长期不在状态、不愿负责也负不了责的人难以滥竽充数。要继续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把“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与机关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以及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要认真贯彻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道德意识和法纪观念,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在全系统形成讲正气、尚廉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风尚。要按照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拒腐防变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动态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清理“小金库”工作,落实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遵照执行,认真自查自纠,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