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在台前幕后推动中国创业板市场进程的成思危,与创业板市场真正结缘始于1998年。那一年的“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鼓励风险投资的政协一号提案,同一年提出了创业板大“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成思危说,“这几年,第一步走得差不多了,出现了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板市场建设,当时我估计得比较乐观,认为5-10年之内就有望成就。但是从1998年到现在,5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国创业板市场还没有推出来。”
创业板市场迟迟没有推出来,到底卡在哪里呢?据成思危回顾,1999年,他专门做了一些实地调研,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一是创业板炒作过热。有人甚至提出,没有创业板就没有风险投资,要求赶快开创业板。他反驳了这种说法:“美国的风险投资开始于1946年,NASDAQ是1971年才成立的。怎么能说没有创业板就没有风险投资呢?这是一个误导。”
其次,上市也不是风险投资退出的唯一渠道。国外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通过上市实现退出的只占30%左右,其他70%是通过兼并收购,包括管理层收购等方式退出的。
再一个方面,成思危说,“当时我确实看到,准备上创业板的公司‘虚火’很旺。”一些公司对外面吹得天花乱坠,其实根本没干什么事。办公楼是租来的,工作人员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它们的创业计划只是一个设想,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管理也很薄弱。“如果将这些企业也拿去上市,”成思危说,“我觉得风险太大。”
因此,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公司法》时,成思危就建议先在主板开一个科技板块。主要是适当降低门槛,降低注册资金规模,不要求有3年的连续盈利业绩,给有技术、有市场、有好的管理团队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一个较为通畅的上市融资渠道。199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这为科技型创新企业上市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2001年,全球股市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美国NASDAQ高科技泡沫破裂,香港的创业板从1200多点跌到最低100多点。这个时候,推出创业板更困难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还是鼓吹要开创业板。成思危看到这种情况,做了一个决定:那一年的11月2日,他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还是按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修改《公司法》的决定,先推出科技板块,不要匆忙开创业板。“我当时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不能把风险投资家应该承担的风险转嫁给股市投资者。”
成思危进一步解释说,那个时候,70%想上创业板的公司都是在1999年听到开创业板风声以后成立的,其中不少是匆忙拼凑包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很多风险投资公司收购了一些准备上创业板的公司的股权,而且是按预期的市盈率为基准来定价的。其中,大部分资金被套住了,所以他们希望开创业板,帮他们解套。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贸然推出创业板,风险太大,所以才决定给朱镕基写信,建议暂不推出创业板。
“为此,我在网上挨了很多骂。”成思危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有人说,你提倡风险投资,却反对创业板。其实这是对我的误解。这些年,我为推动创业板市场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风险投资要发展,确实需要给有技术、有市场、有好的管理团队的企业以上市融资的机会。但是,要慎重,要一步一步来。事实证明,如果当时开了创业板,少数人可能发了财,但大多数投资者会被套住。”
针对有些人把NASDAQ等同于创业板的误解,成思危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多次访问过NASDAQ,了解它的情况。它实际上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既有主板,又有二板,还有三板,即柜台交易。否则的话,只凭一个二板,它的交易量是不可能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到了2002年,成思危又到深交所调研,在跟交易所同志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板小“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是在不降低条件的前提下,把一些中小盘股适当集中起来,恢复深交所的新股发行;第二步,研究降低上市门槛,扩大这个板块;第三步,条件成熟以后,把这个板块独立出来,设立创业板。后来他把这个建议向中央领导同志反映了。“有关方面目前在这一点上基本取得了共识,同意先推出一个中小企业板块。中小企业板块很快就可以推出来了。这是我非常高兴看到的结果。”成思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