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上市公司公司债的审批机构——中国证监会专门为公司债的发行开出了审核的“绿色通道”——对于符合发行人净资产规模一百亿元以上、资信评级AAA或者公司债存续期限较短(3-5年)等条件之一的公司债券发行申请,证监会将给予快速审核处理。快则两周、慢则一个月,基本可以完成审批流程。
今年已发行的11只上市公司公司债,发行总额较去年同期的144亿元增长90%以上。
但从发债公司属性上看,这些公司多是国家大型工业集团。其中,上港集团[4.12 -1.90% 股吧]发行的公司债规模最大,达到80亿元;冀中能源[44.60 2.15% 股吧]、西部矿业[15.15 -3.13% 股吧]、南钢股份[4.23 -4.08% 股吧]和新兴铸管[10.66 -2.83% 股吧]的发行规模均40亿元。
但是,在已发布公司债发行预案的上市公司中,却让人欣喜地看到了众多中小型公司的身影。包括中小板公司三钢闽光[10.33 -3.37% 股吧]、陕天然气[0.00 0.00% 股吧]、海鸥卫浴[7.17 -2.18% 股吧]、软控股份[21.29 0.19% 股吧]、超日太阳[20.61 -4.67% 股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