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国家高速铁路的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点工程,国家将资金重点投向基础建设产业,但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将基本转入理性运行阶段。”中国机械行业学会的一位专家表示。
这位专家还指出,外资企业的大量介入和已有的工程机械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已出现大规模恶性竞争的状况,未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竞争形式将更为严峻、残酷。
以装载机为例,一位徐工的专家认为未来市场发展将进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决战时期,市场份额仍会向大品牌集中。
这位专家还指出,国内装载机整机生产企业数量过多,除少数企业具备规模效益外,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量均在千台以下。近百家年产200至300台的小型生产企业将面临被兼并、转产或倒闭的危险。
据估算,2007年国内装载机总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台,市场需求约为12万台,预计约有近50%的能力闲置,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据了解,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等主流厂家目前产能都已超过2万台,这部分产能将在2007年集中爆发释放,柳工和龙工都将2007年销量定为2.5万台左右。
这位专家指出,2007年将会有大批小规模代理商面临着生死抉择,要么放弃装载机转入其他行业,要么组建联合公司成立实力大的联合体,要么参股上游制造商组建区域股份公司,这是目前装载机代理商所面临的三条生存途径。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装载机出口呈上升趋势,2007年预计出口同比增幅在60%左右。但同时,装载机产品出口企业有15家到20家,但出口规模都很小,只有少数企业有连续出口的记录。
“国内装载机出口产品规格以中小吨位为主,6吨级及8吨级以上的机型国内尚且依赖进口。可以说,国产装载机尚在国际市场的门槛之外,没能够真正进入国际流通领域。”这位专家说。
2006年10月,美国凯雷集团宣布出资3.75亿美元收购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徐工机械85%的股权。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目标股比从85%到50%再到45%,一再让步。
机械行业分析师认为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能使我国一批产品提高了档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产质量、提升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外资以资本、技术、品牌、营销等优势,占据了高附加值环节,挤压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
“引进外资不仅看重资金、更看重品牌的影响力、管理和文化。”亚洲博鳌经济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
山东临工是中国第四大轮式装载机生产商,市场份额约为11%。公司总资产19.3亿元,年销售规模约为20亿元。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分别在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巴西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
“这一年最明显的感受是临工对业务部门重新梳理,产品线区分更清楚。”在临工工作了十几年的崔先生对记者说。
山东临工首席执行官王志中一再强调实施“沃尔沃、临工”的双品牌战略。沃尔沃的研发中心设在临工。
“这意味着不是一代技术的获得。”王志中说,“而是临工将获得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他还表示,沃尔沃将提高临工现有的生产能力,从目前的年产15000台提高到30000台(在3-4年内达到)。
沃尔沃建筑设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尼?海尔山表示,一年前已开始市场调研,考虑中国经销商、客户和消费者的观点,以及产品应用的领域,预计于近期推出一个新战略方案。
一份来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卡特彼勒并购山工的两年中,装载机销量增长了21%,利润长了11倍。山工已经由市场占有率第七位提升到第六位,利润率位居第三。
地处山东青州的山工机械在中国装载机行业中排名第7,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销售收入10亿元。
合资后的山工如何在销量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利润大增?山工总经理杨英根表示,“山工进行了一系列精益生产的流程管理,以消除浪费和提升效率。”
2007年3月,卡特彼勒生产制造系统??CPS在山工正式推行,这是一种贯穿于整个公司的统一订单交付流程。2005年11月,山工的零配件产品开始出口美国、日本。2007年2月第一批出口日本卡特彼勒三菱公司的零部件,在那里组装成整机出口到欧洲。
卡特彼勒全球董事长兼CEO欧文斯还表示,将增加本地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份额,以使产品更具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