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记者近日在长三角地区了解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并推动产业升级,借力本地“钱多多”破解“融资难”,正成为这块中国经济最活跃热土上的新潮流。
“我的一个邻居,在杭州、上海买了不下5套房产,开着宝马约我喝茶,问我还有什么路子做投资。”在杭州一家刚开张的装饰公司里,年轻的店主小胡说,“我告诉他,我在做的一个项目很有前途,目前还需要50万元贷款,可是他却一声不吭。”
实际上,在长三角各地,有小胡这样“为钱所困”的创业者不在少数。而一位浙江台州正在筹谋企业上市的企业家告诉记者,还有另一种“为钱所困”的烦恼,每天接到好几拨私募的电话,询问可否投资参股。还有银行的业务员主动上门联系放贷,“主动送钱来的电话接到快烦死了,可是我们并不需要融资。”
“有的人得不到钱,有的人不知道往哪里投钱。”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认为,中国当前的融资模式仍主要依靠银行,而这个融资体系最大的问题是贷款基本建立在不动产之上:银行向企业放贷,首先看看有没有土地厂房作抵押担保,如果没有的,基本上不予放贷。这就造成许多最需要钱的初创期企业难以融资,而投资者看好的企业往往又不需要钱,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无序流动。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总干事程建新也表示,从整个长三角层面来看,这种“最难借是邻家钱”的困局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据其介绍,在22个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当中,已拟定由杭州市担纲研究金融创新合作课题。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上海X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发展,一度受到严峻挑战。今年2月,公司急需资金购买关键设备。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这家公司找到了张江小额贷款公司。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短短一周内张江小额贷款公司就为其提供了50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企业度过了资金危机。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海生说:“小额贷款公司的决策链短、机制灵活决定了它贷款的方便快捷,非常适宜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对企业来说,成本就是最低的。”
这样的经验今后或可以最快的速度,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22个成员间迅速传播、复制。日前,来自上海、南京、合肥等22个会员城市代表在杭州共同签署了一份《长三角区域金融产品创新合作意向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今后长三角各城市将互通金融创新信息、互邀金融创新研讨、互推金融创新产品,各城市鼓励将各自零散、单一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在长三角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长三角金融产品共享数据库。
“这是迈出了长三角金融创新的重要一步。”杭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俞伟英表示。而在诸多长三角城市代表看来,现代金融是现代产业之血脉,金融创新就意味着产业转型升级将获得更好的支撑。
“一方面,充裕的民间资金需要疏导,而浙江上万亿元民间资金又找不到投资渠道。如何破解两难并存的困境?”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盛益军表示,要破解长三角各地呈现的这种共性困局,需要服务、平台、产品的创新。
盛益军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针对中小企业服务投融资交易平台、民间资本转化平台等相关体系的建设,推动与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领域推进金融创新。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实现“破冰”。
一些投融资领域的专家认为,引导“钱多多”破解“融资难”,长三角尤其需要在担保方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尝试政府、企业的联合担保、网络担保以及重视互保联保的条件。此外,在“十二五”期间,长三角还需改变以往不动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模式,进行抵押资产的创新,从不动产到动产,从财产向股权资产,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转变,以激活民营企业的更多生机。